匠心“质造”引蝶变——看秀屿上塘珠宝城玩转节日经济与文创 IP激发产业新活力
2025-05-16 15:15:25 傅梅香 林伟 蔡栋宝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何雨晴  

抓住节点打造电商爆款,物流配套同步升级;培育设计人才,搭建展示平台,引导企业走差异化、定制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银饰珠宝产业综合体、秀屿区工艺美术小微产业园A区等项目建设……秀屿区上塘珠宝城积极推动银饰产业向高端化、个性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珠宝产业集聚区。

作为秀屿区工艺美术产业链的核心组成部分,上塘珠宝城锚定发展目标,积极转型升级,不断强化区域品牌建设,发展成为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珠宝产业基地。

节日消费火热 彰显产业活力

随着母亲节、“520”等节点的到来,上塘珠宝城迎来消费旺季。5月11日,在多艺珠宝的工厂内,工人们加紧制作一款“520”主题工艺品。“这款金箔大饼表层为纯金,重量最小仅58毫克,凭借设计轻盈、价格亲民、工艺精美的优势,一跃成为今年的爆款,单日销量超1万个,供不应求。”多艺珠宝负责人戴志斌介绍,在黄金价格上涨的形势下,金箔工艺品凭借“薄、轻、美”,成为电商引流爆款。为此工厂准备扩产,预计今年的销售额远超往年。

图为多艺珠宝员工在赶制订单。

表层黄金处理是制作金箔工艺品的关键。作为从传统银饰珠宝店转型而来的企业,多艺珠宝自2014年起涉足工艺礼品、文创礼品领域。“我们主要为电商提供引流产品,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价格优势至关重要。”工科出身的戴志斌,在2023年与同学一起研发出一款设备,能将黄金压薄至0.001毫米,取代了传统贴金工艺,效率较传统手工提升25倍。

凭借这一独特工艺,多艺珠宝成功研发出钥匙扣、节日礼品等上百种产品,其中80%产品供应深圳水贝商家。戴志斌介绍,上塘珠宝城金箔工艺品的产能占据全国金箔行业90%份额。他们还参加工艺美术展等,不断提升上塘珠宝城的知名度。

图为主播在珠宝店内直播带货。

线下门店同样火爆。金福全珠宝店内,顾客挑选产品,主播现场直播。负责人林女士介绍,他们的产品紧跟市场需求,多为爆款,以批发为主,珐琅彩加描金工艺的产品尤其畅销。5月销售旺季,日销售额可达十几万元。

线上销售同样亮眼。秀屿江南珠宝有限公司依托本地货源优势,产品在抖音、淘宝等平台上很是畅销,4月底以来订单激增,目前日均订单超1000单。该公司计划在上塘珠宝城二期项目增设门店,扩大规模。

百货通行,物畅其流。每日庞大的线上线下交易量,促进物流配套同步升级。顺丰、德邦等知名物流企业汇聚上塘,从这里发往广东等周边省份的快递基本实现“次日达”,配送效率提升50%,物流成本降低30%。

此外,秀屿区引入抖音电商质检仓一体化运营中心(QIC),通过“统一质检、集中发货”,为本土金银珠宝企业提供直播销售、质检、物流等一站式服务,保障产品质量,优化购物体验,推动珠宝直播电商发展。

创新个性定制 匠心铸就精品

在上塘珠宝城黄飞达珠宝首饰公司,工作人员正精心包装获国家专利的“一世情缘”玫瑰花银饰系列作品。黄飞达表示,这款玫瑰花运用传统镂空掐丝工艺,精细拉丝让花朵栩栩如生,有纯银、纯银镀金、纯金等多种款式,在“520”、七夕等节点备受消费者喜爱,节日期间工厂需加大供应量。

银饰作为时尚产品,创新是其立足市场的关键。30多年来,黄飞达秉持“创新传承”理念,让传统银饰工艺在现代设计中重焕生机。掐丝工艺是他的拿手绝活,需将金银捶打、拉丝后,手工编织造型并焊接,成品华丽精巧,充满宫廷韵味。

黄飞达设计的600多件作品被《甄嬛传》《锦绣未央》等28部热播影视剧采用,使上塘银饰定制服务声名远扬。黄飞达告诉记者,尽管原创成本高、周期长,但随着消费升级,银饰定制市场潜力巨大。

如今,黄飞达工作室构建起全流程定制服务体系,拥有300多项版权和专利。今年母亲节,他推出的爱心纯银头梳一上市便成爆款,印证了差异化路线的成功。

黄飞达工作室的成长历程,正是上塘银饰产业从“制造”向“质造”转型的缩影。近年来,上塘珠宝城通过举办珠宝创意设计大赛和工艺制作大赛,培育设计人才,搭建展示平台,完善产业链条,积极引导企业走差异化、定制化发展道路,推动银饰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工艺提升、原材料创新,到产品结构和功能的革新,上塘珠宝城始终站在行业前沿,发展成为“精、细、全”的特色珠宝产业基地。现有115家生产加工企业、218家商贸批发企业入驻,产品涵盖金银、玉石等10大类3000多个品种,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工业产值超80亿元,电商交易额突破50亿元。

如今,上塘珠宝城产业配套完善,延伸出设计、模具、包装等13个关联行业,拥有12个福建省著名商标、300余项国家专利和30件百花奖作品,培育出“七度银匠世家”“银好银饰”等知名品牌,涌现出多位工艺美术大师。凭借完整产业链和创新能力,上塘珠宝城先后荣获“中国银饰之都”“中国银饰城”等称号,成为仅次于深圳的全国第二大银饰交易市场,是海峡西岸最大的金银珠宝集散地。

加速转型升级 打造产业集群

在上塘珠宝城,总投资10亿元、占地55亩的银饰珠宝产业综合体正在加紧建设。这个被定位为“海西首个银饰珠宝产业综合体”的项目,预计明年年底建成投用,将成为推动上塘银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上塘珠宝广场对标深圳水贝,将填补区域内中大型商业空白。”上塘珠宝城服务中心负责人林文銮介绍,该项目包括珠宝广场MALL、公寓写字楼及星级酒店等配套设施,旨在打造集批发、零售、金融、物流、住宿、休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交易规模可达百亿元,带动就业2万余人。

与此同时,秀屿区工艺美术小微产业园A区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这个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项目,包含1栋综合楼和8栋工业厂房,划分了金镶玉、银饰、模具、礼品和包装等专业生产区,预计今年9月份全部封顶竣工。

为解决电镀污水排放这一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秀屿区在10公里外的石门澳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了电镀排放集控中心,为金银珠宝、五金制造等企业提供配套支持。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环保设施投入成本,为产业集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推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秀屿区注重全链条布局,除了生产环节的标准化改造和商贸平台的搭建外,还计划打造银庙、银饰文化艺术中心、银工艺文化街区等文化创意旅游体验区,通过文旅融合为传统银饰产业注入新活力。

“我们正在推动银饰珠宝加工向标准化、规模化升级,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林文銮表示,通过产业集聚、配套完善和文化赋能三管齐下,秀屿银饰产业正从传统加工制造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文化创意等高端环节延伸。

随着上塘珠宝城人气不断提升,消费业态日益丰富。举办乡村美食节、上塘银饰小镇“七夕”缤纷季活动,推出双十一、双十二银饰采购节,常态化创建美食一条街、酒吧一条街、夜市小吃街……秀屿区着力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做大做强上塘银饰小镇省级夜间经济示范区,推动银饰产业转型升级和文旅融合。目前,“上塘夜市”日均人流量约2万人次,带动周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力促进农民的增收与就业。

眼下,秀屿区通过建设产业综合体、标准化厂房和环保配套设施,构建了较为完整的银饰产业生态体系。这种“生产+商贸+文旅”的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产业附加值,也为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

秀屿要闻
产业经济
乡镇、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