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海岛多彩画卷——南日镇港南村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2024-07-19 09:45:00 吴琪娜 杨涵喆 陈小龙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何雨晴  

图片

港南村坚持党建引领,选优配强班子力量,当好乡村振兴的“领头羊”;向海发展,做大鲍鱼、海带、龙须菜、红毛藻等养殖业,建设冷库、海带加工厂等,不断补链强链;依托山海景观优势,推动文旅出圈出彩。

7月14日,正值周末,记者在秀屿区南日镇港南村的福鲍沙滩看到,来自省内外的游客在海边游玩,吹着海风,踏浪嬉戏,好不惬意。

一望无垠的蓝海,赋予港南村美丽的风光。如何扬长避短,突破突围,让这座海岛村庄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越走越好?

港南村把握好党建引领“方向舵”,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生态优先,立足山海田园资源禀赋,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逐渐走出一条具有海岛特色的高质量乡村振兴之路。

红色引擎 锻造中坚力量

连日来,港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青龙带领班子成员,通过“全市一张图”平台,完成了全村船舶整理归档工作,做到船舶底数清、情况明、管控严。

图片

村干部通过“全市一张图”平台调度处理日常工作。

“全市一张图”平台上,港南村党建、人居、产业等方面的数据一目了然。该村共有15个网格、75个单元,选派了32名党员担任网格长、单元长。他们发挥作用,排查和破解问题,实现了矛盾纠纷“动态清零”。

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港南村党支部积极探索“三学三看三帮”模式,支部班子带头学、大会集中学、党员自己学,支部书记做给班子看、班子做给党员看、党员做给群众看,政策帮落实、诉求帮联系、困难帮解决,切实增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目前,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40余岁,最年轻的班子成员林俊伟是个‘90后’。”陈青龙告诉记者,他们吸纳本村致富带头人、大学毕业生、返乡人才中的优秀人才,改善村“两委”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选优配强班子力量。依托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培训、“练兵比武”等载体,推动村“两委”干部队伍以新思想指导实践、提升本领、推动振兴。

港南村党支部为党员挂牌“我家有党员”,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考评,建立健全“一队、一会、一章程、一村规”,党员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推动“外在美”和“内涵美”齐头并进。

在市、区、镇各级的支持指导下,港南村通过入股风电项目、收取鲍鱼场的场地租金、集体资产经营权对外招标等,年集体经济收入近30万元。

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越来越好,来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日子也越过越红火。采访中,村民们纷纷点赞。

绿色低碳 壮大优势产业

靠海吃海,向海发展。港南村探索“村集体+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通过升级养殖设施,发展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实现了海洋生态保护和产业绿色发展双赢。

据统计,2023年,港南村水产品总产量达2.22万吨,渔业经济产值超5.19亿元,约占全镇渔业总量的12%。

港南村以鲍鱼产业为主导,持续推进鲍鱼养殖场、加工厂建设,支持企业引进现代化鲍鱼加工生产线,探索开发即食罐头等加工食品,鼓励开发鲍壳工艺品等关联产品,不断实现延链增值。目前,港南村年产成品鲍约1452吨,产值约1.85亿元,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约300人。

在做大鲍鱼养殖业的基础上,港南村还着力推进海带加工厂等落地,进一步拓展蓝色经济发展空间。2023年,该村海带、龙须菜、红毛藻产量1.76万吨,产值共2.36亿元。

港南村现有党员160名。该村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与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党员们在生产岗位、田间地头打头阵、当先锋,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融。

地处港南村的淼鑫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内,尽管海带采收季已结束,但是数十位工人在冷库里继续忙碌着,按照客户要求,将粗加工后的海带进行“掐头去尾”处理,接着装船发运。去年,公司建设的冷库投入使用,有力解决了当地养殖户海带晾晒保存的痛点,公司产能也稳步提升了。

淼鑫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志华是一名老党员,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水产养殖。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村里的龙头企业,今年成立了企业党支部。陈志华也从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成为企业党组织带头人,以党建引领带动企业提升管理、树好形象。

“今年海带采收季,遇到持续降雨天气,岛上的海带采收延迟一个月才完成。得益于冻库设备改造提升,公司产量不降反升,已完成海带粗加工1万吨、海带苗粗加工1800吨,产量同比增长20%。”陈志华说。

蓝天碧海 擦亮文旅品牌

7月15日,南日岛海洋文化创意园项目施工现场,200多名施工人员坚守岗位,冒酷暑、战高温,全力保障施工进度。

图片

南日岛海洋文化创意园项目主体完工。

市木兰集团权属子公司南日海洋集团副总经理黄斌智介绍,项目位于港南村西部,依山傍海而建,建设一座以海洋文化为核心,融合“民宿+研学+亲子+团建”多种运营模式的文旅目的地。目前,项目主体已完成施工,进入室内装饰装修及室外景观施工阶段,计划今年10月份试运营。

2023年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聚焦南日岛文旅经济。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半年内2次走进港南村,央视《三餐四季》《远方的家》《山水间的家》等栏目专题拍摄港南村,有力推动南日岛文旅出圈出彩,游客纷至沓来。在政府引导和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岛上大型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精品民宿也似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记者来到位于福鲍沙滩旁的悦海云栖民宿,透过客房窗户远眺,一整片海景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民宿负责人吴春辉是一名“80后”村干部,也是一名党员。去年,镇里组织创业青年到霞浦、鼓岭等地民宿学习取经,吴春辉主动报名参加。一路看下来,他深受触动,决定在村里“试水”。吴春辉把家里的小楼装修改造成为民宿,2月正式投入运营。目前,正值暑期旺季,12间客房早早就被预订一空。

“作为党员经营户,我自觉带头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服务群众。”他说,希望能以自己“试水”成功带动周边村民加入,拉动村里特色民宿集群发展,吸引更多游客。

陈青龙向记者介绍,该村沙滩资源丰富,每年夏季举办沙滩露营文化节、潮汐音乐节等活动。2023年,全村累计接待10万多名游客,带动消费2000余万元。目前,全村共有28家各类民宿投入运营,提供300多个床位,带动村民增收约260万元。

此外,该村以国鲍荟研学中心、九重山、福鲍沙滩、笔架山、战地公园等优势景观资源为核心,拓展渔业观光、海岛研学、节庆活动等产业链条,打造山海相融的精品旅游线路,连点成线、以线带面,带动港南村全域旅游发展。

如今,通过党建引领,一个活力勃发的港南村正阔步向前。该村荣获省级文明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金牌旅游村、市级美丽乡村市文明行政村、市扶贫示范村等称号。

“我们将继续以支部带动、头雁领飞,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让和美海岛更加多彩。”陈青龙表示。

秀屿要闻
产业经济
乡镇、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