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划定208个网格、2679个单元,完善“七步闭环”事件处置流程,成立全市首家“三官一律”调处中心,创新乡贤评理、村民评议、道德评判的“三评”调解模式,建设“两厅一室一中心”,表彰“道德五星”模范人物……埭头镇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中,多措并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更好地化解矛盾纠纷。 强化基层治理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去年以来,秀屿区埭头镇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访“百日攻坚”行动,发挥“一厅一会一室”阵地优势,创新推出乡贤评理、村民评议、道德评判的“三评”调解模式,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镇1—7月的初信初访量同比下降69%,信访总量下降33%。 网格管理 推动精细治理 前不久,秀屿区埭头镇石城村的单元长林海青下乡时,了解到6户村民在拓宽土路及用地归属上产生争议。林海青采集录入事件,流转给网格长。镇村干部根据“七步闭环”的事件处置流程开展会商研判,并邀请乡贤现场查勘、入户核实协调,提出评理意见,组织召开村民代表议事会对提出的方案进行表决。最终,全票通过修路方案,6名当事人在村干部、村民代表、乡贤调委会成员及“三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与律师)的见证下签订了修路协议,盼了20多年的水泥路有了解决方案。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埭头镇将网格管理和服务融入“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做到民情在网格掌握、问题在网格解决,使网格成为化解矛盾的“减压阀”、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该镇按照全面优化、织密网格、细化单元的原则,精准划定208个网格、2679个单元,配套建立网格党支部13个、网格党小组195个,安排789名党员担任党员联系户、33名党员担任党员先锋岗,构建起“镇党委—村(社区)党支部—末端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四级联控网格,有效推动党的建设进网格、治理力量到网格、服务管理在网格。完善“单元巡查—源头发现—信息采集—任务分派—问题处置—核查反馈—跟踪问效”七步闭环的事件处置流程,着力打通基层网格治理“神经末梢”,以网格助力基层精细化治理,释放网格内的“大能量”。 该镇还整合力量,推动服务下沉。通过“网格吹哨、镇村报到”,统筹推动社会组织、驻埭单位、公安、执法等资源下沉网格、进入单元,充当调解员、宣传员、服务员、办事员、巡查员,鼓励在职党员、离退休干部党员兼任所在村(社区)的单元长,常态开展“扫楼敲门”行动,实现“各自为政”向“协同发力”转变,主动高效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力推动诉求化解。 同时,推进“三官一律”进网格,今年4月,该镇成立了全市首家“三官一律”调处中心。埭头镇与福建律海律师事务所签订协议,7名律师挂钩全镇23个村居,为群众提供人民调解、警民联调、法律援助、诉讼服务、检察监督等服务。 完善阵地 创新“三评”调解 去年底,埭头镇赤石村两户群众产生纠纷,镇村干部通过多方力量多次协调无果。在此次“百日攻坚”行动中,包村领导组织赤石村干部、村民代表、乡贤调委会代表、包片民警和“三官一律”前往英田社区,开展“三官一律”普法宣传教育,并借用英田社区居民议事厅就此件纠纷召开“三评”会议。现场通过乡贤评理、村民评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一致通过对该事件的解决方案,奠定化解基础。近期,埭头镇分管领导再次组织调解成员及纠纷双方再次进行协商解决,成功化解了该起纠纷。 图为赤石村村委会收到村民送来的锦旗。 埭头镇创新推出乡贤评理、村民评议、道德评判的“三评”调解模式,利用“小调解”化解“大矛盾”,构建起主体广、功能强、效力足的基层治理平台。 图为英田社区礼邻调解小分队联合司法所、派出所、乡贤等调解纠纷。 “我们通过组织村民代表、乡贤等自治力量,预防和解决基层矛盾纠纷,并群策群力共谋涉及村(社区)发展利益大计。”埭头镇党委书记肖国华告诉记者,该镇坚持团结最广大基层群众力量,从三三两两到一群人共商共议,是宣传发动的过程,也是团结凝聚的过程。 据介绍,2021年,面对农村建房无序、土地纠纷频发、信访问题突出三大问题,埭头镇深入开展“建基层、夯基础”活动,创造性提出“两厅一室一中心”建设,即村民议事厅、便民服务大厅、乡贤调委会、应急处置中心(会商研判室),创新“三评”调解模式,全力打造“村民议事更积极、便民服务更高效、纠纷调解更多元、应急处置更及时”的平安村居。 该镇邀请中山大学吴重庆、朱亚坤等专家学者到埭头镇村实地走访考察,学习借鉴广州市下围村村民议事厅工作经验,量身定制埭头镇村民议事厅制度和运行机制。各村因地制宜,整合现有资源,全力推进村民议事厅规范化实体化建设运行,村里大小事务采取公开评议方式,接受群众监督,推动群众从“替民做主”到“村民自主”的意识转变。同时,各村积极成立乡贤调委会,对于一些“疑难杂症”的纠纷,采取“三评”调解模式,开启矛盾纠纷调解“自治”模式,减轻信访工作压力。 经过2年探索,成效初显。今年3月,在埭头镇探索的基础上,秀屿区出台关于推进“一厅一会一室”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实施方案;今年4月,秀屿区“一厅一会一室”建设现场会暨“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作推进会在埭头镇石城村召开,埭头镇作了经验交流;22个村(社区)完成“一厅一会一室”,成立了乡贤调委会,吸纳1217名热心公益的乡贤能人,累计参与化解1173件纠纷、20余件积案,其中“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化解491件,村民议事更积极,矛盾纠纷数量逐步下降。 德治教化 培育内生动力 在埭头镇的便民办证服务中心、卫生院、银行等地,随处可见“道德五星”优先窗口。 去年,埭头镇对100名“道德五星”模范人物进行表彰,弘扬文明风尚,营造尊崇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 “表彰‘道德五星’模范人物旨在充分发挥典型作用,用平凡生活中美好的行为来教育人、帮助人、感染人和激励人,让‘道德五星’成为全社会推崇和学习的榜样,不断厚植基层治理的德治根基和土壤。”肖国华介绍,该镇积极协调22家驻埭机关企事业单位量身定制优待政策,如窗口办事优先、存款贷款优惠、子女就学优待等,让“道德五星”荣誉称号含金量更足、荣誉感更强,让“做好人有好报、讲道德有回报”的价值导向深入人心。 德治是基层治理的先行之路。埭头镇充分发挥德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扬正气、顺民心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德铸魂、以德化人、以德促行,以良好德治沁润文明风尚,进一步促进全镇正气充盈,推动基层治理行稳致远。 该镇归纳和总结当地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挖掘先进模范和典型事迹,凝练出“勤劳、敢拼、仗义、爱乡”的埭头精神和“爱国爱家、诚信守法、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勤奋敬业、支持镇村工作”的好公民行为规范,在入埭必经路口、镇机关大院、各村居村部等显眼位置宣传引导,不断弘扬社会正气,展现文明乡风,在春风化雨中提升人民群众向心力,夯实基层治理强劲内核。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借助埭头道德力量体验馆、艰苦奋斗主题馆、梨岭十八进士家风礼堂、传统家训书画馆等“体验式”党员教育集群,在广泛宣扬埭头精神和好公民行为规范,在推崇道德模范,涵养良好家风的同时,发挥道德力量,推动群众自觉力行,让其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从思想上解决“乱”的源头,最终实现“治”的目标。 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埭头镇将继续探索,凝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夯实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