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区实验小学:创新“塑根”课程,给予孩子多彩童年
2022-10-05 18:28:56 林陈冰 来源:  责任编辑:何雨晴  

经典散文阅读、特色作业本、社团活动、文化艺术节、地方研学......在秀屿区实验小学里,特色的“塑根”课程板块内容丰富,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展示、发展舞台,从根基上塑牢学生的理想之根,文化之根,能力之根。

图片

走进区实验小学的校园,浓厚的书香气息迎面而来,精美的文化栏随处可见,多媒体教学设施配备完善,多功能活动室宽敞明亮。课前的经典散文阅读,课堂上的特色教学方式,课后的多样社团活动,假期的科学社会拓展活动。“延课堂、多社团、活拓展是‘塑根’课程的特色,从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活动,寓教于乐,将原本单调的课堂学习变得灵活有趣,让孩子们的课外生活更加有意义。”区实验小学校长姚秀萍介绍道。

图片

据悉,“塑根”校本课程包括了国家必修显性课程的补充部分,也包含了隐性课程的活动类校本课程和拓展类校本课程。其中分为三大版块:一是立足农村学生的学情,聚焦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提升学生文化基础与自主发展的“延课堂”,即“经典散文系列阅读类”及特色“作业本”系列校本课程;二是立足农村孩子的薄弱点,提升农村孩子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的“多社团”,即将传统的第二课堂社团活动进行整合,开发课程群校本课程;三是遵循农村孩子自然成长天性,注重社会参与的活拓展,融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典礼节庆、地方研学、地方特色等内容,构建提升农村孩子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的“活拓展”课程。

近年来,区实验小学对学生的教育始终坚持“七个一”,包括一个好心情、一身好体魄、一个好脑筋、一副好口才、一手好书法、一笔好文章、一个好特长。过去,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不仅慢慢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埋没学生的个性特长,制约学生全面发展。而“塑根”课程的创设破解了国家课程在农村学校实施过程呈现单一性,把核心素养融合到各学科、各活动中,带给学生们丰富的课程体验,建构起农村学校灵活深入的“塑根”课程观,让课程回归于生活,回归于传统,回归于本土,倡导生命生长的“塑根”价值观。

图片

在“塑根”课程下,学生与教师不再是单向的传授,而是新型的双向互动关系。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科学精细地学习课程,多思维发散思考问题,发展属于自己的个性特长。同样,教师也能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新的学习方向,促使自己不断增强专业知识,提升教学能力。二者便能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打造属于学校自己的品牌特色。

图片

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塑根”课程推广实施后,成效显著,学生的文化基础与人文情怀得以提升。近年来,学生习作多次在《学生周报》《莆田晚报》《快乐语文》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同时,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塑根校本“课程群”,开设语言类、书画类、表达类、健体类、创新类、益智类、音韵类七大类课程群,促进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拓展类”塑根校本课程打破学科、知识、社会边界,提升了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认识到体验到内化,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

秀屿要闻
产业经济
乡镇、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