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出发展新活力——秀屿区强化举措抓项目广招商优服务
2025-05-23 10:39:43 林英 林伟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何雨晴  

前不久,2025年第一季度全省重大项目季度晾晒工作考评较好的县(市、区)名单公布,秀屿区位列全省县(市、区)第一。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秀屿区坚定不移抓项目、全力以赴促发展的有力行动。

今年以来,秀屿区认真落实“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工作要求,树牢“项目强、产业强、莆田强”发展理念,坚决打赢“重点项目攻坚年”,为全市发展大局作贡献。

大抓项目 筑牢发展根基

结合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今年以来,秀屿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实地调研有关重点项目规划建设、要素保障、招商引资等情况,并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重点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秀屿区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招引、高强度推进、高效率保障,形成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滚动接续的良好局面。

秀屿区抢抓“两重”“两新”等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与省级部门深度对接,按照“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前期一批”的模式滚动推进,围绕项目申报堵点、难点,逐一剖析症结、精准施策,争取各类资金24.8亿元。

秀屿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以来,秀屿区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共128个,计划总投资1802.1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17个。截至目前,福建永荣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已竣工投产;赛纤新材料再生功能性纤维生产线等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液态空气储能LNG冷能利用产业园项目等2个项目已签约;9个项目正在洽谈对接。

秀屿区发改局工作人员到项目一线解决难题。

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秀屿区积极打造“五小微园区”,建设标准化、立体化厂房,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目前,联东U谷小微园区已成功招引41家企业入驻,一期入驻率超99%;鲍鱼科技(现代食品)产业园与7家企业达成入驻协议,入驻面积超5.42万平方米;工艺美术小微产业园A区已有双龙包装、莫拉彩实业等15家企业签约预订。

秀屿区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建立梯度培育库,引进与储备优质、优势企业,持续拓展纳统增量,确保达到规模标准的企业应入尽入。2022年以来,全区共完成“小升规”65家。今年,全区重点培育跟踪库企业共39家,力争全年完成新增纳统20家以上。

精准招商 注入澎湃动能

今年是我市“招商奋战年”,秀屿区靶向发力,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全区重点产业链招商工作。秀屿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带队赴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开展招商对接、项目考察活动,聚焦生命健康、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链,积极链接优势资源,走访考察意向企业,深入洽谈合作事宜,聚力延链补链强链,为秀屿区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上塘珠宝城交易中心(二期)项目加快建设。

今年,秀屿区计划全年招引落地30亿元以上项目超6个、亿元以上项目超17个,总投资额突破210亿元。秀屿区高位推进招商引资工作,集中力量对接落地行业领军企业和重大项目,坚持项目数量和转化率两手抓。成立招商服务工作专班,由区领导担任招商专班指挥长,统筹协调相关责任领域项目工作,相关单位协同配合,指定专人负责专项工作,落实好产业链招商相关机制,形成“专班+产业链”的招商工作格局。

以“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为目标,秀屿区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通过一把手“叩门招商”“高层对话”“驻点招商”等方式,以“头雁领航”带动“群雁齐飞”,形成高位推动、多点联动的招商格局。坚持“以走促学、以走促招”,各产业链每月至少外出考察一次。

聚焦链式图谱精准招商,秀屿区围绕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招大引强”与“招高引新”并重、“延链补链”与“建链强链”并促,针对重点发展领域、薄弱环节、供应链缺失部分,做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工作,加快引进一批行业影响力强的链主企业,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秀屿区探索基金招商新模式,设立全市首支县区产业基金,对接引进中金资本,通过设立产业母基金、建立重点项目库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精准对接陆地港、石门澳多肽产业园等项目。

为构建全员招商工作格局,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推出招商引资及企业发展激励政策,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引资积极性,支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升级纳统,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多管齐下、多点开花,招商工作成效显现。今年以来,全区在谈项目44个,计划总投资额530.7亿元;已签约新南控科技生产基地、鞋业自动化生产二期等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额149.04亿元。

优化服务 打造一流环境

自4月28日成功完成土地摘牌以来,秀屿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揽子项目正全速推进,勘察设计等工作有序开展。

据悉,该产业园一揽子项目于今年1月底集中签约,包括南控电气生产基地、众邦电缆生产基地、金荣创园和辰锦科技等4家企业,涵盖产业链上游的模具开发到下游的电缆生产。项目建成后,将为秀屿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注入强大发展动能。

围绕项目“洽谈—签约—前期—动工—投产”五个阶段,秀屿区以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揽子项目为试点,做好全周期全要素保障,确保签约项目无障碍开工。

在该项目推进过程中,区自然资源局牵头为项目量身定制节点计划,明确时间节点、任务分工、完成时限,全过程对表推进。区自然资源、住建、生态环境等审批部门安排专人挂钩项目,组成“帮帮团”实时服务企业,打通业主与审批部门之间、各审批部门之间的壁垒,并采取上门辅导、提前告知、联合会商、模拟审批等方式,提前告知业主具体规范要求,给予事前辅导,帮助及时补正材料,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在合理布局、周密设计上留足时长,提高审批效率。

服务项目就是服务发展。秀屿区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围着产业转”,区各套班子全员挂钩重点项目,实行“一项目一专班一服务”和“周推进、半月晒、月调度”动态跟踪机制。各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加大项目跟踪协调、服务力度,及时协调解决堵点难点,推动土地、资金等要素向项目集聚,做实项目“招引、落地、建设、投产”闭环管理。

秀屿区实施清单管理,加强与属地园区、企业联系,强化招商项目全流程清单化管理,建立谋划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入规纳统等“五个一批”项目清单,细化任务、责任、举措,找准问题,构建清晰的责任链条和严密的工作流程,定期通报项目进展,亮比评、找差距、促提升。

在护航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过程中,秀屿区推行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深化项目审批专班管家服务,设立“企业直通车”,提供帮办导办一条龙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全方位进阶,实行并联审批制度,实现重大项目策划即入库、拿地即开工、建成即投用,进一步打响营商环境品牌。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秀屿区新开工平海湾海上风电场DE区、三棵树高新材料综合产业园一期二阶段等8个项目,竣工南日岛海洋文化创意园、城区绿化提升工程等14个项目;26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2亿元,超序时8.6个百分点。

为推进在建项目提速增效,秀屿区深化“五即改革”,主动靠前优化服务,引导各项目方细化施工计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眼下,秀屿区正加快推进赛纤再生功能性纤维生产线项目等77个项目,力争全年实现新竣工50个项目。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源头活水”。秀屿区运行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部署“1+7+18”模式,即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7个行业审核部门分行业对银行推荐过来的企业申请名单进行审核;18个宣传走访团队开展全覆盖走访,确保政策触达“最后一公里”。通过走访发现,截至目前,有融资需求的企业6631户;累计授信2959笔,授信金额47亿元,放贷38.7亿元。

战鼓催征急,扬帆正当时。秀屿区将持续深化重点项目攻坚行动,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谱写“港产城”融合发展新篇章。

秀屿要闻
产业经济
乡镇、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