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整亮堂的教学楼,彩色线条点缀其间,各类功能场地一应俱全。这个9月,秀屿区实验小学城东校区在诸多市民的期盼中建成投用,并迎来首批新生。 秀屿区实验小学城东校区是秀屿开展区实验小学“总校+分校区”集团化办学的成果之一,也是秀屿区不断推进城乡教育资源整合,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扩容、质量提升的缩影。近年来,秀屿区委、区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融入“产城联动”大格局,以“科教兴区”为战略引领,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确保教育发展成果惠及沿海城镇居民。 “教育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秀屿区委书记张伯松说,近年来,全区上下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推动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有效提升、队伍建设切实加强。 ——扩大普惠资源,优化教育布局。秀屿区累计投入26亿元,建成教育类项目256个、数字校园25所、智慧校园2所,新增学位5.85万个,引进、建设毓英中学(莆田一中集团校)、莆田一中秀屿校区、市实小秀屿分校、区实验小学城东校区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呈现出“集约办学、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毓英中学、区实验小学教学质量连年保持全市前列,莆田十中高考成绩逐年提升,二十五中特色办学被列入省级试点,十一中、石城学校、东庄中心小学等一批农村学校得到进一步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自上而下抓管理队伍建设。秀屿区将教师进修学校打造成高质量的集教、科、研、训于一体的教师发展高地,并通过省级标准化建设评估;对各学校校长进行百分制考评,开展部分学校校长竞争上岗机制,促进校长改进学校管理,全面提高中小学治校办学水平;实行校长任期制和城镇、农村中小学校长轮岗制度,实施名校长培育工程,形成“可上可下,优胜劣汰”的创新发展机制,促进全区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日益形成。自2012年发动设立奖教奖学基金会以来,秀屿区现有区、镇、村、校各级各类教育基金会77个,累计捐资达3.35亿元。今年的教师节,全区共表彰区“优秀校长”“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最美抗疫教师”180人次,发放各类奖励金200多万元。奖教助学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涌现出全国师德楷模魏亚建,全国模范教师、省杰出人民教师李慈平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教育兴则秀屿兴,教育强则秀屿强。”张伯松说,“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暨民生保障工作推进会精神,始终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投资教育,进一步擦亮秀屿教育品牌,奋力开创秀屿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