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海镇党委、政府深入实施“党建引领 夯基惠民”工程,紧盯建强末端组织、激活“末梢治理”目标,以“党旗红”守护“海上蓝”,在“强基层基础、强震慑打击、强人技同防”等方面下足功夫,有效筑牢了海上疫情防控“红色堤坝”。 夯实基层基础打造“一个硬核”组织 平海镇成立了平海渔民之家党支部,下辖7个党小组、53名党员,充分发挥渔民之家党支部“火车头”作用,扎实做好全镇8个渔业村、160艘捕捞船、1730艘乡镇船舶、1300名渔民的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坚持重心前移,在平海一级渔港设立平海镇海上疫情防控指挥中心,组织镇海洋渔业站、渔港公司、船管站、水利站等涉海涉渔部门进驻一级渔港办公。 同时,安排镇干部7x24小时值班值守,实时在线监控乡镇船舶动向,做到渔船管控相关信息“全覆盖、不遗漏”。并积极探索辖区内渔船、渔民、藻类养殖区等区域网格化管理机制,全镇海域共划分17个网格、1869个单元,“海上网格”模式正逐渐成型。 做好闭环管理突出“两个震慑”打击 9月以来,平海镇按照“严管严控、严查严打”工作方针,对“三无”船舶和“越线”捕捞进行严厉打击,先后组织开展“封港清查”行动1次,集中拆解会4场次,共对40艘“三无”船舶和私自拆卸北斗定位船舶进行集中拆解。 同时,强化宣传引导,在平海一级渔港码头等重点场所,利用岸上村村响、船上大喇叭等载体滚动播放海上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并依托宣传“移动”阵地,由镇村干部、网格员等人员组成流动宣传队深入村居开展宣传。 该镇还出台了《平海镇乡镇船舶管理实施方案(暂行)》,对超过10海里作业的船主和村包组干部采取“一次约谈,二次训诫,三次拆解”的措施。截至目前,共约谈超10海里禁止线作业渔民47人次,训诫并签订承诺书渔民8人次。 优化人技同防构建“三个防守”屏障 人防巡逻“定期+随机”。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目标,组织镇村干部、派出所、党员志愿者等治安力量,重点查控港口、码头、滩涂、沙滩等重点部位,做到岸线轨迹天天有、重点部位处处到。同时,根据潮汐动向优化巡逻时间,从9月1日起科学分班安排巡逻,在潮水最高前后三小时进行重点巡逻防控。截至目前,共出动巡逻车辆160车次、巡逻人员2543人次。 物防隔离“硬件+软件”。在秀屿公安分局下发的7个走私风险点的基础上,又自行摸排7处走私风险点,共完成14处探照灯安装,实现岸线亮化。同时,不断规范设置专门定点上岸通道,实行分流管理,要求所有出海渔船定点上岸,对非定点上岸渔港实施“硬件”封闭管理,既立牌引导又限制进出宽度和高度。 技防监控“随时+随地”。全力实施智能防控体系建设,大力强化沿海岸线管控,共在港岙口码头13处安装监控。同时,结合近期踏勘,拟在渔港出入口安装车辆识别系统并购买喊话无人机2台,确保实现对海岸线、港沃口的24小时动态监视监测,形成“海陆空”立体化作战防控体系。 今年以来,该镇累计为广大船员、渔民们免费提供政策解读、技术培训、业务办理、涉海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2000余人次,服务渔民船民核酸检测应检尽检3291人次,适时抽检2966人次,真正实现了党务前移、业务延伸、服务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