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区着力建设临港工业园区、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笏石工业园区、上塘珠宝城、东峤工业园区等,做大能源、石化、林产品加工、金银珠宝、装备制造等产业,打造千亿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千亿海洋经济产业集群、三百亿新能源产业集群、一百亿高端装备产业集群等。 作为统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管理部门,党的十八大以来,秀屿区发改局聚焦中心工作,切实抓好项目建设,构建延伸产业链,优化营商环境,奋力完成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秀屿区开启迈向港兴业旺富美的现代化滨海城区新征程。 深耕产业链 结构呈现新变化 项目工地塔吊林立、企业车间机器轰鸣、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步入位于秀屿区临海的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扑面而来的是火热的生产与建设场面,昔日荒滩正蝶变为承载秀屿梦想的新兴热土。 “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是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园区,近年来,园区把新型功能材料作为‘强产业’首位产业聚力主攻,以龙头带集聚、以链条促集群、以协同促集约,打造链条完整、创新引领、价值高端的国内一流新型功能材料千亿产业集群核心区。”石门澳产业园园区主任张志高表示。 该园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链目前已吸引永荣、华峰、三棵树、佳通轮胎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逐步形成了以纯苯为原料到下游应用,以丙烷为原料到下游应用,以废旧纺织品、废瓶片为原料到下游应用,以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为原料到下游应用,新型涂料等5条产业链。 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秀屿区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高新技术产业,紧抓新兴产业发展风口,持续优化结构、做大规模、放大优势,全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成秀屿临港工业园区、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笏石工业园区、上塘珠宝城、东峤工业园区等5个工业发展平台,大力培育能源、石化、林产品加工、金银珠宝、装备制造等产业,聚力打造千亿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千亿海洋经济产业集群、三百亿新能源产业集群、一百亿高端装备产业集群等,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产业不集聚就不能强大。秀屿区发改局局长林玉树介绍,近年来,秀屿区集聚生产要素、打造产业集群,已逐步形成“中心集聚、两翼齐飞、湾岛并进”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格局。 产业发展转向高质量,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27.2:41.5:31.3调整优化为2021年的12:56.1:31.9,产业结构比例更加优化。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40.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02.2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5288元增长到8045元;目前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7家,产值超5亿元的15家。稳健增长的数据,印证秀屿区向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发力大项目 催生发展新动能 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秀屿区发改局立足区情,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地域性、立体式谋划布局项目,积极争取支持,使更多“含金量”“含新量”高的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推动有效投资成势见效。 2003年,福建液化天然气(LNG)总体项目一期工程落户秀屿港区后,秀屿区主动与央企中海油的对接,吸引更多的产业链延伸项目落户。福建LNG接收站、莆田燃气电厂、鞍钢冷轧、风电、佳通轮胎、上海电气海上风机设备、PA6、CPL、三棵树高新材料等临港产业项目,华峰一揽子项目、艾力艾鞋服等纺织行业项目,标准木业、福人木业、海宏木业等木材产业项目相继竣工投产。 图为南日岛海上风电投产发电。 临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LNG10万吨专用码头、秀屿港区5万吨码头、4万吨木材专用码头,莆头作业区1#2#泊位、秀屿作业区8#泊位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正在建设石门澳作业区6#、9#、11#泊位和莆头作业区3#、4#泊位。 图为秀屿港畔的LNG接收站。 城港大道、清塘大道、兴港大道、毓秀路、涵港大道、莆头疏港公路、荔港大道、埭头通港大道、平海湾疏港公路、石城疏港公路等城市主干道建成通车,福厦铁路秀屿段、莆秀高速、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莆永高速等主要交通设施投入使用。中晖、中建、大德、铜锣湾·万达广场、力高、大唐国韵世家、国投景园等一批品质楼盘相继入市。 “项目一落地,我们便组建专班,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提供要素保障,采取全程式、保姆式的服务,力促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秀屿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聚焦产业集群谋划项目,结合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几大园区建设实际,强链补链延链,紧扣高质量发展招商,紧盯大项目、好项目、带动性强的项目精准发力,既重视谋划关系发展全局、长远后劲的项目和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也注重谋划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进一步壮大秀屿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而实现产业大集聚、经济大发展、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据不完全统计,建区20年来,全区累计引进项目超1800个,累计完成投资超2500亿元。 全力优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 “效率高、服务好。”来秀屿区创业发展的企业,对秀屿区良好营商环境深有感触。 秀屿区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多措并举打出服务“组合拳”,推出了一系列利企便民措施,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秀屿区全面梳理“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1360项,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投资项目“一窗受理、一站服务、并联审批、联审联办”,开启“绿色通道”先行收件、容缺预审,企业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开展“减证便民”专项清理行动,按照程序取消54项证明材料;梳理区级“特殊环节”事项清单316项,精简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工程审批改革实现新突破,“多规合一”“多测合一”“联合审图”实施率100%,已成为常态化工作。 全国率先打造平台经济集群服务系统,商事登记实现“零见面”审批,全省率先创新农村建房审批进服务中心,全市首推“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全面完成,区级审批服务事项一窗受理率走在全市前列……系列创新举措,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登记注册更加便利,发展步伐更加轻快。 截至今年6月,区级审批服务平台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85064件,办结率100%,即办件76515件,按期办结率100%。积极引导群众选择“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等途径办事,实现事项网上可办率99%以上,电子证照应用率99.82%,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占比94.08%、“一趟不用跑”占比98.93%。 秀屿区还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减税降费、中小微工业企业纾困专项贷款政策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全力渡过难关。其中,2021年帮助33家企业成功申请福建省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贷款1.84亿元。今年上半年共帮助38家企业成功申请福建省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贷款1.54亿元,及时纾解中微小企业面临的暂时流动性困难。 “优化营商环境,最终目的是要聚企业、聚人心。营商环境好,来的企业才能留得住、发展得好,才会有更多的企业到这里创业、兴业。”林玉树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