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秀屿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秀屿区应对新冠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改革试行方案》,建立“363”工作机制,成立3“专”队伍,专岗专用、平急结合,强化三级联动,全面提升全区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3”即建立3“专”队伍:区防疫专班、镇(园区)防疫专干、村(企业)防疫专员,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区防疫专班实行双组长制,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相关区领导任副组长,主要业务部门为成员。各镇(园区)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机构,实行党政双组长制,配备防疫专干。村配备防疫专员,企业100-500人,至少配备1名防疫专员,500人以上至少配备2名防疫专员。 “6”即做到“六必”:必查、必报、必检、必调、必隔、必督。做到加强重点人群日常管理监测,强化多点触发预警机制,及早发现可疑症状者;可疑症状者有关情况实行常态化、扁平化、信息化的报送方式,在拓宽原有报送渠道基础上,做到及时响应、快速处置;强化对境外入秀人员、中高风险地区入秀人员、购买退热类、抗病毒类、抗菌素类药品的相关可疑症状者的流调,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患者信息、轨迹、密切接触者等核心信息;抢抓核酸采样送检到结果出来前的4个小时关键时间,对可疑症状者、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重点物理环境采取隔离处理,实行“应隔尽隔”,防止次生传染的发生,对涉及企业、中小学、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可疑症状者工作、生活过的场所暂时封闭,防止疫情蔓延和扩散;防疫专班办公室根据年度工作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对镇(园区)和各部门落实情况开展定期或不定期考评督查,季度考评、年度总评,奖优惩劣,赏罚分明。 “3”即完善3个协同联动机制:分级响应机制、快速动员能力建设机制、大数据决策支持机制。做到不同情况,启用不同级别应对方案;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多部门、多层级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强化快速激活动员能力;加强与省、市新冠疫情数据库和疫情防控信息平台衔接,做好与公安、疾控、交通等资源共享,实行闭环管理,提前精准研判。 方案要求,切实把常态化管理改革和“无疫小区”创建、全民爱国卫生运动等列入疫情防控工作重点;落实好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制,“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周密安排,主动对接,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四方责任”,尽快查短板、补漏洞,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监督检查机制,对防控松懈、落实不力、工作不到位的严肃追责问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