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最大LNG储罐建设采用“一桩一探”施工法,如同给地层做“CT”。请看—— “超级能源堡垒”拔地而起 10月9日,节后上班首日,位于秀屿港畔的中国海油湄洲湾“绿能港”(福建LNG)接收站内,工程车往来穿梭,5台高大的旋挖机在操作员操控下,不断向深处掘进。一旁,工人们紧张地焊接制作着钢筋笼,水泥罐车也已就位,只待桩孔成型,便立即下笼、灌浆,所有工序紧密衔接。 福建LNG接收站内,LNG船正在全速卸载液化天然气 福建LNG接收站7#储罐项目是国家储气能力建设的重点工程、福建省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计划在福建LNG接收站内新建一座直径约100米、高约60米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其27万立方米的容量,内部空间足以容纳5000个海运集装箱,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单罐净容量最大的地面全容式液化天然气储罐,堪称一座“超级能源堡垒”。 技术工程师正在检查钢筋笼焊接质量 然而,在这座“超级能源堡垒”拔地而起之前,一场与复杂地质的“攻坚战”正在打响。福建LNG接收站7#储罐项目组副经理廖伦丰告诉记者,接收站地处陆海交汇带,坐落在早期填海造地形成的区域,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孤石遍布,岩性判定难度极大。 为此,项目团队提出了“一桩一探”的施工法。即在每个桩位开钻前,都先进行超前钻探,如同给地层做“CT”,精确判断下方岩石的性质。 “所有的桩基都必须嵌入整体性较好的中风化花岗岩层,且嵌入深度不能小于1米。”廖伦丰介绍,这套严谨的工艺已初见成效。目前,已探明含孤石桩位148根,发现孤石总长度超440米,有效减少了岩性误判,为桩基质量筑牢了防线。为保证施工进度,国庆中秋双节期间,24小时不间断施工,力保工期。 施工现场,桩孔成型后,技术工人指挥钢筋笼下笼 截至目前,项目桩基施工进度已完成70%,预计于11月打桩完毕,随后转入筏板施工及承台建设新阶段。按照规划,这座超级储罐将于2027年进入内罐安装阶段,2028年底全面竣工。 据了解,7#储罐建成投产后,福建LNG接收站的储备能力可提升约30%,将进一步增强福建省天然气区域调峰、应急储备和保供能力,为保障福建省及周边地区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注入更为强劲的“绿色动力”。 新闻链接 福建LNG是我国内地第一个由国内企业自主引进、建设、管理的大型液化天然气项目,现有6座16万立方米储罐,承担着福建省70%以上的天然气供应责任,年处理能力可达630万吨。该站通过372公里天然气管网,向福州、莆田、泉州、厦门和漳州等地居民及工业用户供应天然气,并为莆田、晋江、厦门等地燃气电厂提供气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