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描绘和美图景——东庄镇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5-07-25 12:29:00 林英 林伟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何雨晴  

立足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以“五个美丽”创建为载体优化人居环境,“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以制护航”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盛夏时节,踏入秀屿区东庄镇,可感受到这片热土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激发强村富民新动能

7月,位于营边社区的营边生态休闲农业园里,各类时令瓜果蔬菜相继成熟,工人们忙着采摘、过秤、搬运、装车,丰收的喜悦漫溢田间。这片曾经闲置的盐碱地,如今已是带动农户增收、激活乡村旅游的“聚宝盆”。

图为东庄镇生态休闲农业园吸引人们体验采摘乐趣。

“社区集体+公司+农户”模式,是营边社区蝶变的关键。在东庄镇党委的引导下,营边社区创新机制,牵头成立全区首家村级集体所有制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盘活闲置资源,创建营边生态休闲农业园。多年来,该园采用科学生态种植技术,引入闽台“新奇特”果蔬品种等,发展休闲采摘、研学旅游等。此举既破解土地流转难、村级增收慢等痛点,又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产业振兴是乡村发展的“压舱石”。立足资源禀赋和乡村发展现状,东庄镇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因“村”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林果蔬”传统产业巩固提升、“农文旅”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该镇全面梳理资源“家底”,积极引导农业企业资本下乡,谋划盘活闲置资源,打造特色产业,持续在营边、锦山、东庄、白山、后江等5个村(居)打造示范标杆,聚力提升百亩经济林木、百亩绿色蔬菜、百亩特色水果三大产业,打响营边生态休闲农业园、锦山后江仔蔬菜园、东庄果多多家庭农场等特色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该镇还探索产业联动型跨村(居)联建,由营边社区、白山村、锦山村、东庄村4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联合成立营边片区党委,明确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体责任,携手谋发展、促振兴。

今年以来,该镇累计投入乡村振兴及衔接资金253万元,谋划道路提升、路灯建设、水利设施修复等项目13个,推动营边社区、白山村获评2025年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对象。

在夯实农业基础方面,该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东庄镇栖梧及塘边村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1300亩,已顺利完工并完成区级验收,进一步完善农田生产、水利设施,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扮靓美丽乡村新“颜值”

走进马厂村,只见一条条平坦整洁的道路通到各家门口,民居庭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整齐干净,一幅美丽宜居的画卷映入眼帘。“环境变好了,生活也越来越好,大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了。”聊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村民们纷纷感叹。

马厂村的蝶变始于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村“两委”带领村民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铺设水泥路面、修建公厕、建设垃圾收集池、污水管道全覆盖……一系列硬件升级,让村庄颜值“脱胎换骨”。

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是东庄镇提升乡村“颜值”的重要抓手。该镇以“五个美丽”创建为载体,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水资源保护上,该镇认真贯彻落实河湖长制工作,建立“一河一档一策”,镇级河长和专职河道专管员全年常态化巡河履职,动态掌握河湖健康状况。针对后江、马厂等8个沿海村庄,常态化开展岸滩、海面海漂垃圾清理,守护蓝色海岸线。

污染防控从源头抓起。该镇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发放施肥配方建议卡、科学用药挂图等,指导农户绿色生产。对餐饮单位油烟排放情况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反弹复养”巡查台账,巩固整治成果。

该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梯次推进具有“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的生态村建设,营边社区、后江、马厂、东庄、白山5个村(居)获评年度高级版“绿盈乡村”。同时,在妈祖阁广场周边打造河湖长制生态主题公园,让水文化融入乡村日常。

展现乡风文明新风貌

暑期,位于东庄村的坐忘图书馆迎来了一波“读书热”。这里“高颜值”的阅读环境和“有内涵”的畅销新书,吸引村里的孩子们纷纷前来看书、学习,丰富暑期生活。

东庄镇在坐忘图书馆举办主题活动,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

这座由闲置老宅改造的公益图书馆,是我市首家民间自建乡村家庭图书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一位老党员将家中房屋改造为服务村民的公益图书馆。该馆藏书2万余册,免费向公众开放。

坐忘图书馆立足乡村实际,创新构建“政府引导+乡亲反哺+义工共治”三位一体运营机制,破解乡村图书馆“建管乏力”难题。据不完全统计,该馆年服务人群超5000人次,儿童到馆量、村民借阅率显著提升。目前,该馆已发展为集阅读推广、文化传承、社区交流、党员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文化综合服务平台,成了当地赋能乡村振兴的文化地标。

文化振兴,是乡村发展的“软实力”。聚焦阵地建设,该镇建设提升全镇2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充分发挥苏厝村靖恭妈祖书院作为市级公民道德教育基地的作用,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妈祖文化讲座,让文明滋养如春雨润物。

结合文明实践活动,该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活,持续开展“文明八门功课”,包括文明创建、典型示范、文体节目、主题活动、搭台相亲、奖教助学等,营造互助向善新风尚。同时,充实全镇34支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奉献爱心 携爱‘童’行”“幸福壹号 关爱老人”“巾帼榜样 文明督导”等志愿服务项目,推进志愿服务品牌化、全民化、社会化。去年,该镇各村累计开展92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惠及群众4000多人次。

在推进移风易俗方面,该镇依托基层文化阵地,创新开展“文化下乡+移风易俗”主题活动,通过文艺表演、赞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移风易俗从单项宣传升级为文化体验。在全镇大力选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先进典型,表扬低彩礼、零彩礼新人,并举办移风易俗集体祝寿、青年联谊会、村BA篮球赛、拔河比赛等活动,以新风尚取代旧习俗。同时,构建“村规民约+红白理事”双轨治理,全镇各村(居)均完成《村规民约》修订,让文明乡风“硬约束”化为自觉行为。

从阵地建设到文明实践,从移风易俗到长效机制,东庄镇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以道德滋养文明乡风,形成了“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以制护航”的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新格局。今年5月,东庄镇蝉联“全国文明乡镇”,马厂村增添“全国文明村”殊荣。

眼下,东庄镇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全会部署,以奋进之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为实现“和美莆田、共同富裕”新愿景贡献力量。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