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法治之帆 助企业远航——秀屿区“法检小助”工作站精准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2025-09-12 17:50:37 林英 林伟 黄燕花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何雨晴  

前不久,市发改委发布2025年首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秀屿区检察院报送的《秀屿区“法检小助”护航企业行稳致远》入选。这一创新机制,是我市加强法治护企、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秀屿区检察院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依法精准履职,推动设立“法检小助”工作站,整合统战、法、检、商会四方力量,强化服务保障举措,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凝聚护企共识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强化对民营经济的法治保障,既是检察机关的法定职责,更是服务发展大局的必然要求。立足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实际,秀屿区检察院依托“检察+”精准服务模式,推动建立了由区委统战部部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和商会会长共同参与的“四长”联席会议机制。通过这一机制,深化各方沟通协商,凝聚各界共识,从而更好地为商会以及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自“四长”联席会议机制建立后,秀屿区检察院积极主动作为,为企业提供常态化法治体检以及司法服务,加大对涉企法律案件的研究力度。服务力量持续加强,服务效率显著提升,涉企案件得以快速办理,企业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也进一步增强。

“我们以‘四长’联席会议机制,打通定期会议、定点服务、信息互通、涉企案件快速办理、法律宣传等制度通道,凝聚合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化、常态化司法服务。”秀屿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吴晓丹说。

在“四长”联席会议机制的基础之上,去年7月,秀屿区检察院联合区法院在东峤镇商会挂牌成立“法检小助”工作站,选派干警不定期深入工作站,面对面回应企业需求,点对点为企业纾困解难,实现司法服务下沉一线。

一年多来,“法检小助”工作站持续提质增效,推动服务企业规范化、问题处理清单化、司法护企精准化。以“法检小助”工作站为平台,秀屿区检察院主动走访商会、企业10余家,采取按需“点单”、精心“备菜”、精准“派单”的方式,实现“企有所呼,检有所应”。

秀屿区检察院干警深入“法检小助”工作站了解企业的法治需求

今年7月底,市检察院联合秀屿区检察院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走进“法检小助”工作站参观调研,推广相关经验做法,并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了企业家对工作站的知晓度与信任度,进一步拓展了工作站的服务覆盖面。

据介绍,一直以来,秀屿区检察院注重倾听代表建议,常态化开展代表委员联络工作。该院定期与人大代表取得联系,通过登门走访、邀请来院座谈、微信电话交流等方式,倾听代表建议并深入探讨,共商护企发展良策。

精准送法入企

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秀屿区检察院坚持常态联企、精准助企,将检察履职、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有机融合,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助力企业有效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维权能力,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朝着更加法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我们始终把企业的法治需求作为检察宣传的‘指挥棒’,多形式、多渠道倾听企业声音。”秀屿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何晶晶表示,该院通过检察开放日、送法进企业、法治进园区等活动,广泛收集企业的关注点、法律难题和建议,精准定位普法薄弱环节,将以往传统的“我说你听”模式转变为“你点我宣”模式,为个性化普法奠定基础。

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些法治“盲区”,该院组织业务部门对近年来办理的涉企高发案件进行系统梳理,重点提炼出“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犯罪预防”“员工危险驾驶风险管控”“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及经营风险点,通过普法讲座、以案释法、警示教育等方式,推动建设法治民营企业、清廉民营企业。

此外,该院注重发挥法律共同体的作用,加强与区工商联、律协等单位的深度协作,开展各类法治宣传和服务活动,形成护企合力。根据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普法需求,该院还专门选派干警参与制作《莆检·检护企航》系列普法短视频,借助市工商联“天下莆人”平台向全国各地的莆田商会以及在莆会员企业推送,进一步扩大了普法宣传的效果。

秀屿区检察院将检察履职、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有机融合,开展送法入企活动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院开展“送法进企业”等法治宣传服务活动5场次;找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关切问题,提出常见法律风险提示意见38条;向企业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份,有力推动企业堵漏建制、规范管理。

维护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秀屿区检察院以“法检小助”工作站为基点,强化“打击犯罪+追赃挽损”模式,将追赃挽损贯穿司法办案全过程,努力实现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统一。

在依法惩治涉企犯罪、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该院坚持高质效办理每一起涉企案件。严厉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共起诉相关犯罪21件51人,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犯罪4人,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并变更强制措施2人,营造安全稳定、透明法治的环境。

苏某某职务侵占案,是秀屿区检察院强化涉企案件办理、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该案中,苏某某在担任某公司出纳期间,利用职务便利虚增报销金额进行报销,侵占公司钱款,严重侵害企业合法权益。

案发后,秀屿区检察院积极引导侦查取证,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和法律适用关,准确认定苏某某职务侵占事实。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将追赃挽损贯穿办案全程,运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督促引导犯罪嫌疑人退赔企业全部损失69万元,最大限度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综合考量苏某某的犯罪事实、认罪悔罪态度及全额退赔的情节,该院及时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在主动走访企业、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后,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变更强制措施;审查起诉阶段,该院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向法院提出从宽量刑建议,既体现了法律的威严,也给予了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案件办结后,秀屿区检察院并未“一诉了之”,而是主动前往企业走访调研,围绕内部治理、廉政建设、风险防控等提出管理建议,助力企业堵塞制度漏洞,构建“检企共建”长效机制。

为破解执行难题,该院加强对涉企民事生效裁判和执行案件的监督,针对执行不到位影响企业经营等问题,依法发出检察建议3份,督促法院提高执行效率。就涉企民间借贷纠纷生效裁判监督案件,经全面调查核实,提出再审检察建议3件。开展对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侵害企业权益犯罪的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监督,通过逐案核对、全面排查,依法制发文书5份,监督审判环节执行到位,为企业挽回损失。

该院还充分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平台作用,畅通涉企控告申诉案件受理渠道,根据企业诉求精准转办分流,依法高效办理每一起涉企控告申诉,有效化解涉企矛盾纠纷。

以“法检小助”工作站为圆心,秀屿区检察院构建了多元护航工作机制,持续提升企业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实现更高水平安商护企,绘就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同心圆”。相关做法得到当地人大代表和民营企业的肯定。

法治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未来,秀屿区检察院将继续深化“法检小助”工作机制,延伸服务触角,优化服务体验,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法治动力。

秀屿要闻
产业经济
乡镇、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