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全力打造“五优”开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03-28 16:53:03 林英 林伟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何雨晴  

按照园区标准化建设及“园区20条”部署,湄洲湾国投经开区在全市率先完成“一区多园”整合并实质性运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统一管理,激活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

园区兴产业兴,园区强经济强。

今年以来,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按照莆田“园区20条”部署,落实秀屿区委区政府要求,围绕打造“五优”开发区目标,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开放全面推动开发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推改革 促转型

湄洲湾国投经开区下辖石门澳、笏石、东峤、临港、上塘珠宝城、木材加工区等园区。

为加强经开区经济管理服务职能,秀屿区剥离经开区社会事务管理职能,鼓励开发区制定招商激励政策,探索区对开发区财政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开发区吹哨、部门报到、乡镇协同”的高效协调机制,提高工作效能。

据介绍,湄洲湾国投经开区采用“管委会+服务专班”模式,设立东峤、石门澳两个服务专班,为重点项目提供点对点服务、面对面解忧,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梗阻问题。推行“管委会+国有企业”运作,由区兴秀集团作为园区基础性市政设施建设与经济开发服务商,强化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营,开展日常园区基础设施维护、项目评估验收、专业园区及标准化厂房建设等,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石门澳作业区11#泊位正式投运。

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湄洲湾国投经开区“一盘棋”统筹推进,横向整合园区资源,纵向构建产业体系,园区管理更高效,服务企业更到位,产业定位更清晰,“一园一特色”的格局更加鲜明。经开区涉及11条产业链,明确新型功能材料、生命健康产业和海洋食品产业等3个主导产业。其中,石门澳产业园主攻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笏石工业园主攻轮胎制造、食品加工、医药和物流产业,东峤工业园主攻高端纺织新面料产业,临港工业园主攻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港口物流产业,上塘珠宝城主攻银饰、珠宝玉石雕等工艺美术产业,木材加工区主攻木材加工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湄洲湾国投经开区在全市率先推行园区成片转型升级,以木材加工区为试点,开展“亩均论英雄”改革,以名品拉动、名家带动、名企驱动、空间换地、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电商换市“三名四换”为抓手,形成以工艺美术产业为基本盘,融合新材料、高端装备(木工机械、模具)、物流、商贸服务业等产业的东峤片区综合性园区,实现产业重整、环境重塑、设施重建。截至目前,已累计清退不符合园区产业企业5家、招引优质企业6家,腾出厂房2万平方米,动工整治闲置土地283亩,引导5家企业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提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抓招商 引项目

召开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会议、聘任新一批7名招商顾问、成立30人专业招商队伍、举行招商推介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围绕全市“招商奋战年”的部署,秀屿区坚定不移狠抓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持续为园区发展蓄势赋能。

聚焦项目储备抓招商,秀屿区依托园区现有产业资源,围绕上下游补链强链延链,梳理建立重点策划招商项目库,发挥各级经贸展会平台、秀屿异地商会等优势,展开对接联系,强化项目储备;聚焦激活存量抓招商,大力推进园区“腾笼换鸟、空间换地”,加强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闲置厂房再招商;聚焦落地转化抓招商,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创新“1+3”服务模式,即1个项目由1位区处级领导挂钩、1个服务专班服务、1份前期工作清单推进,及时破解园区项目“卡壳”问题,推进项目转化,持续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一季度,区领导赴浙江、江苏等地开展“点对点”上门招商洽谈活动,参加莆田市民营经济暨产业发展大会等,共签约24个意向项目。秀屿区还举办第二届中国(秀屿)健康产业展览会,吸引全国122家医疗药械生产企业参加,达成多项合作成果。

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项目落地。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实行“每周六例会+专班+专员”工作制度,与业主面对面研判进度、分析问题、商讨对策,助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联东U谷·数智健康产业港项目位于经开区笏石工业园片区,建设25栋高标准独栋、分层工业载体,1栋配套产业服务中心。“得益于经开区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我们项目从获取施工许可开建到完成竣工验收仅花费18个月时间,已如期投运并显效。截至目前,共签约企业41家。”联东U谷·数智健康产业港项目招商经理黄婷娥说。

截至目前,秀屿区正在洽谈项目44个;已签约落地新南控科技生产基地等项目17个,计划总投资额111.04亿元。其中,三棵树高新材料产业园(一期二阶段)等项目已开工。

优服务 促发展

连日来,在位于湄洲湾国投经开区东峤工业园片区的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工人们干劲十足,冲刺首季良好开局。

企业生产态势良好的背后,离不开园区的全方位护航。原来,此前,由于华峰公司产能持续攀升,原有的供电容量已无法满足其扩产需求。湄洲湾国投经开区在走访调研中了解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成立专项服务专班,联合电网等方面实地勘察,决定铺设10千伏专用电缆线路实现电力增容。

为确保项目高效落地,湄洲湾国投经开区协调多部门简化审批流程,统筹解决路径规划、施工保障等问题,并协同国家电网组建技术攻坚团队,优化设计、调配物资,克服雨季施工难题。通过政企协同、昼夜奋战,仅用2个多月时间完成全长2.8公里的电缆敷设及设备安装工作,并于去年年底通电,为企业发展注入“满格动能”。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一直以来,湄洲湾国投经开区主动当好“店小二”,落细落实全过程要素保障,开辟绿色通道,助企提速审批,解决前期关键难点。深化“发展、服务”两张清单,定期对账盘点,促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优化“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全力争取、顶格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帮助企业员工解决住宿、子女教育、交通等事宜,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围绕企业做大做强,湄洲湾国投经开区持续加大金融、科技等支持力度,指导企业创新一批重点实验室及新型研发机构,创建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搭建省级以上科研和公共服务平台16个,孵化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市“专精特新”企业19家、省级制造业领航企业2家。

湄洲湾国投经开区还深入实施园区标准化建设,优配套、夯基础,成功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业园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市级“专精特新”示范园区,跃居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第15名、省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第8名和科技创新第6名;石门澳产业园上榜2024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上塘珠宝城成功复评“中国银饰之都”称号。

建设石门澳污水处理厂二期,完善园区配套设施。

在打造标准化产业社区方面,湄洲湾国投经开区统筹布局建设生活“共享区”。东峤工业园片区依托华锦生活区17栋公寓,建设人才公寓、邻里中心,配备党建活动中心、共享职工之家,建设秀屿区医院东峤片区医疗服务点;笏石工业园片区依托联东U谷、鲍鱼科技产业园等小微产业园,建设共享食堂、健身房等设施。同时,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建设石门澳污水处理厂、港区码头、消防应急池、公共管廊及东峤工业园集中供热等设施,助力园区产业项目发展。

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以改革破题、以服务聚力、以创新赋能,通过“五优”目标引领,推动园区发展质效双升。下一步,该经开区将持续深化机制创新,优化产业生态,加速项目落地,奋力打造全省标杆型开发区,为秀屿“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秀屿要闻
产业经济
乡镇、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