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秀屿区东峤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拓展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紧紧围绕市委“一五二三四”部署,主动融入区委“五区”战略,团结带领全镇上下勠力同心、实干笃行,用实干追逐梦想,以责任诠释担当,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突破、新进展,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据初步预计,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亿元,限上商贸业销售额7.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0.15亿元,财政收入4.7亿元。 朝“实”发劲 经济发展提速进阶 连日来,在秀屿区东峤镇的普鑫生物科研基地项目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确保如期达成竣工投产目标。 普鑫生物科研基地项目有序推进 普鑫生物科研基地是由普莱生物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专门实验动物繁殖培育基地。该基地一期占地面积53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基地的建成将为我省推进生物医药研究、加快药物研发进程、提高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水平提供重要的支持平台。 项目现场负责人表示,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区、镇、村干部会及时协调解决,促进项目加快推进,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东峤镇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朝“实”发劲,绷紧弦、拉满弓,迅速投身到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一线,奋力以“项目速度”“招商速度”换取“发展速度”,持续增强发展动能。 镇领导外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2024年3月份,该镇积极引凤筑巢、唤鹤归巢,镇主要领导带队前往天津、广州、深圳等地招商引资,促成意向投资50亿元;揭牌成立东峤镇商会驻莆联络处,综合运用亲情招商、全员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吸引在外“峤商”回乡投资。主动汇涓成流、蓄泉涌流,新增鼎恒建筑机械有限公司入规纳统,实现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零的突破;对接城市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落户纳统,预计年批发销售额超5亿元;保障亿齐康食品有限公司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值超5亿元;推动健康力(莆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营收,预计年营业收入超3亿元,全镇在库企业数达45家。2个市、区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普鑫生物科研基地项目完成主体建设,赤岐三级渔港提升改造和整治维护项目年底完成桩基施工。 投资拉动、项目带动,东峤镇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工作状态,持续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招商引资热潮,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崭新答卷。招商引资集聚的澎湃动能正有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从“活”探径 乡村振兴提品创优 全年全镇村集体收入达2418.2万元,年收入超50万元的村居达6个,实现数量翻倍;新增创建赤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东峤镇成功上榜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名单,九龙山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称号……盘点去年,东峤镇乡村振兴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九龙山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称号 去年,东峤镇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力抓党建铸魂,通过试点引领,文旅融合添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霞西村积极发展对虾养殖产业 上塘社区便民生活圈被评为第二批福建省品质型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该镇设立镇商会党支部,创成汀塘社区“情暖汀邻”银发先锋工作室、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组建珠江村银龄宣传小分队,探索霞西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整合出租废转盐田841亩,村企共建打造规模化水产养殖基地,年创收入超70万元,全年全镇村集体收入达2418.2万元,年收入超50万元的村居达6个,实现数量翻倍。试点引领带动,新增创建赤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策划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埭里产业园、对虾养殖、污水治理、泄洪疏浚等5个项目,其中对虾养殖、污水治理等2个项目已完工,人居环境整治正在加速施工;上塘社区便民生活圈被评为第二批福建省品质型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文旅赋能添彩,成功上榜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名单,珠江村入选第三批市级“金牌旅游村”,九龙山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称号;“红潮珠江”项目一期布展基本完工,进一步讲好“解放莆田第一面红旗诞生地”故事;组队参加莆田市和美乡村篮球大赛,以全市亚军的优异成绩晋级福建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荣获全省第五名及“最佳人气奖”。 东峤镇挖掘红色资源,活化利用三座厝,打造“红潮珠江” 听红色革命故事、赏乡村风光、逛珠宝城、领略莆盐文化魅力……舒适和美的乡村生活新图景不断地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与“民”贴近 民生普惠提标扩效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去年,东峤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投入,聚焦养老、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项目,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镇政府与商会联合开展“乐居上塘”端午节活动 用热心扶“老”,拓展培育“乐居东峤”“五社联动”社区养老服务品牌,“乐居上塘”项目入选省级2024年“阳光1+1”助力老区振兴十大精品项目,新建峤江社区省级长者食堂1个,其中赤岐村、下房村、百庄村、湖柄村等区级长者食堂4个。 用恒心护“学”,区进修学校附二小学教学楼加快装修扫尾,正在准备完工验收;下新小学、许厝小学附设园加速内部装修,预计明年9月建成投用。 用爱心助“困”,协同镇商会、镇爱心帮帮团筹集资金34万元,累计走访中高考优秀学子、困难学生、困难党员145人次,发放慰问金33.9万元;联合商会举办义诊4场次;严把低收入人群进出审核关,全镇低保对象达2431人、特困供养对象达100人,发放临时救助金576户次92.4万元。 党委书记与镇长下乡调研,协调解决纠纷 开展党委书记下乡接访日活动 用细心维“稳”,拓展提升镇综治中心功能内涵,延伸打造“三官一律”工作室、巡回审判庭、法学会工作站等板块,经验做法在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交流分享;深入实施“下沉驻村·聚力基层综合治理提升”行动,每周开展“党委书记下乡接访日”活动,有力化解矛盾纠纷315件;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行镇村两级安全检查目标责任制,常态开展消防、道路、住房、燃气、校园、食品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量化跟踪、定期考评,用默默的坚守托起千家万户稳稳的幸福。 由“改”还净乡土生态提档升级 农村新房排列有序、村庄环境洁净优美、乡村旅游人气十足、过上小康生活的农民喜上眉梢……如今,行走在东峤的乡村田野,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 绿色是最亮的底色,生态是最大的优势。东峤镇通过打好多元共治“阵地战”,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美丽乡村“主动战”等举措推动乡土生态提档升级,铺就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去年,该镇持续推进河湖林田长制工作,阶段性完成农村污水主管网及接户管建设,常态化治理黑臭水体,海漂垃圾整治工作每月考评成绩稳定在全区前二,省市断面水质监测达标率达100%;完成木兰溪全流域国土绿化造林种植任务2840亩;建立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全年恢复耕地248.9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产量稳定在0.6万吨以上,新发展旱稻种植88亩。全面督查油烟净化设施、油水分离设施运行使用情况,集中整治“散乱污”及畜禽养殖污染,全年推广绿色防控面积5万亩、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1.4万亩,全面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问题整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中南村市级中级版“绿盈乡村”,培育美丽乡村庭院50个、独具韵味的乡村微景观25处、充满生机的乡村小公园3个和美丽田园1片,拆除“两违”建筑2965平方米,整改违法图斑18.4亩。 省“村BA”篮球比赛分会场在东峤举行 潮起当奋楫,风劲好扬帆。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站在新征程、新奋斗的起点,东峤镇将紧紧围绕绿色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突出以港兴业、强产兴城、产城联动,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海洋富区、工业强区、物流活区、新城旺区”战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奋力谱写“产业兴、活力足、乡村美”的魅力东峤新篇章,为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