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资产资源盘活开展跟踪审计,让闲置资产得到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大数据审计优势,提升了审计质效;推动审计问题整改,努力做好审计“下半篇文章”……秀屿区审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用强有力的审计监督服务改革、促进发展。 今年以来,秀屿区审计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要求,立足经济监督定位,按照“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的要求,认真履行研究谋划、沟通协调、服务保障、督查督办职责,在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上聚焦发力,推动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秀屿高质量发展。 聚力“经济体检” 助力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联东U谷·侨雄轻工产业园项目成功签约落地,为秀屿产业升级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这是秀屿区深化“工改标准化厂房”模式,加速推进低效产业用地盘活处置,促进产业空间腾笼换鸟的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秀屿区审计局对国有资产资源盘活开展跟踪审计,加大闲置资产盘活力度,让闲置资产得到有效利用,以有力审计监督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该局审计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走访、账务检查等方式,深入分析研究资产底数、出租出借情况、闲置资产分布地点等,了解国有企业发展现状、资产隶属关系、资产负债损益等关键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 审计工作人员实地开展科技创新发展专题审计。 “通过审计,我们摸清底数,发现问题,推动被审计单位提升资产管理及经营意识,做好闲置潜能挖掘、闲置资产再利用工作。”秀屿区审计局局长林立峰表示,该局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研判,有针对性提出审计建议,推动国有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发挥好“审帮促”作用。 该局聚焦事关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和民生保障的切身利益,更好发挥经济监督“特种部队”作用,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推动以“如影随形”的审计监督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围绕增进民生福祉,该局聚焦医药领域集中整治工作重点目标任务,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部署要求,安排2个医疗领域审计项目,查出医疗采购管理不严、收费不合理等各类问题53个,督促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2项,精准“把脉问诊”,开出“药方”,努力把审计监督跟进到民生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在促进提升资金绩效方面,该局对区本级和4家部门(单位)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围绕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绩效和专项资金管理情况加大审计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为推动权力规范运行,该局持续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开展8家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规范用权和履职尽责,着力发挥审计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独特作用。 在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方面,该局同样下足功夫。聚焦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对10个市重点项目加大审计力度,揭示问题,推动审计整改。开展政府性投资项目小额工程的专项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为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规范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发挥审计“治已病”作用。今年,该局共完成19个审计项目,提出审计建议63条,全部被采纳。 深化成果应用 创新方法提质效 “案例在数据的采集转换过程中,充分利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数据采集、整合、校验的功能,用好其他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库技术等,共完成了某医院42张业务数据的收集、转换、入库……”近日,秀屿区审计局工作人员胡雪萍对大数据审计项目进行总结,并形成案例分析报告,展现了大数据审计质效。 “大数据审计能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全面、深入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风险,提高审计的覆盖面和深度,同时规避抽样风险。”审计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采用“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模型编写、形成疑点、疑点甄别、疑点核查、现场走访等步骤,实现了对被审计单位相关数据的整合和集中分析,研究开发了审计分析模型14个,形成了疑点数据3万多条,并根据疑点数据进行调查落实。 近年来,秀屿区审计局积极践行科技强审战略,树立大数据思维,在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等项目中,通过强化大数据审计思维,充分发挥大数据审计优势,有效促进传统审计与大数据分析的有机融合,提升了审计质效。 秀屿区审计局定期开展审计干部业务学习“充电”活动。 该局还加强研究谋划,把问题查准查实查透,推动审计成果高效运用。紧扣“审前、审中、审后”三个环节,推动把立项、问题和建议都当课题研究,双向贯通“政治一政策一项目一资金”主线,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区委工作要求把握准、领会透、贯彻好,实事求是地分析研判问题,科学审慎地提出审计建议和整改要求。同时,实行“两篇文章”工作模式,即“1篇审计信息+1篇审计专报”,在审计实践中深化研究、总结经验、提炼成果,不断深化研究型审计工作成果,提高审计结果运用。今年以来,提交审计研究型审计成果信息53篇,其中审计署网站刊登3篇、省厅网站刊登26篇。出具审计报告和专题审计调查报告19篇,为区委区政府宏观决策和加强国企改革、政府投资项目和乡镇管理提供有力参考价值。 抓好审计整改 写好“下半篇文章” “区审计局‘审计整改落实结果台账’显示你单位审计报告列示问题中,尚有1个审计发现租金未及时收取问题的问题未整改到位。现要求你单位进一步落实好审计整改的主体责任,并请主要负责人切实扛起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近日,秀屿区委审计办向某单位发送审计整改提醒单,督促被审计单位限期整改到位。 审计整改是确保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维护审计监督权威至关重要的“下半篇文章”。秀屿区审计局狠抓审计问题整改,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构建全面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努力做好审计“下半篇文章”。 为了推动问题见底清零,该局建立审计项目整改台账,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全部纳入整改台账,逐项逐条摆列问题清单,详细列明整改督促检查责任人、问题表现、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等要素,明确审计整改主体,落实审计整改责任,定期跟踪督查审计问题的整改情况,形成审计整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切实提升审计监督成效。 “通过台账,针对立行立改、持续整改等事项进行分类管理、追踪跟进,实行对账销号,保证审计整改彻底到位。”林立峰表示,对于未整改到位的,他们还会向被审计单位发整改提醒单,同时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述职述责等工作内容,促进整改落实。今年以来,共向5家单位发出审计整改提醒单7份。 该局积极探索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有效路径,落实审计委成员单位协调协作机制和经济责任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完善线索移送和反馈机制,持续推进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等其他监督贯通协同,形成合力。今年已向区纪委监委移送问题线索7条,向区行业主管部门移送问题线索1条。配合做好区委办、区纪委监委主体责任检查、党风廉政检查等工作,向区委组织部报送审计结果报告11份,适时为区纪委监委、区委巡察办提供审计报告16篇次,实现资源统筹、成果共享,形成监督合力。 下一步,该局将对近三年以来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开展全面“回头看”,抓好督导盯办,加强审计整改全链条管理,做到“发现问题不整改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发现拒不整改不移交不放过”,做实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