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涉企民生政务服务事项进驻行政服务大厅,成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代办导办帮办“帮帮团”,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秀屿区创新举措,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 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之基、活力之源,是区域形象的“金名片”。秀屿区深入贯彻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把营商环境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强化服务意识,坚持综合施策,厚植投资兴业沃土,打造稳定、优质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优化政务环境 利企便民为民 政务服务窗口是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群众的第一线,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节点。今年以来,秀屿区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在利企便民办事方面又添新举措。 继8月5日秀屿区行政服务中心公安分中心的综合服务窗口进驻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秀屿管理部办事服务窗口业务将于9月2日进驻,与秀屿区行政服务中心其他业务窗口共同构成便民服务链。 只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秀屿区以便民、快捷、高效为目标,全面推进所有涉企民生政务服务事项进驻行政服务大厅,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集中受理、统一办理。截至目前,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单位共35个,进驻事项达到1533项。 针对涉及面广、办理量大、办理频率高、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政务服务,秀屿区设立“跨省通办”专窗,持续推行“一件事”套餐服务模式,全面提升“1+N”联办服务,政务事项网上可办率、电子证照应用率均达99%以上,“一趟不用跑”达94%。 据统计,目前共有区级“一件事”套餐15项,今年以来累计办理“一件事”套餐755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秀屿区还新增水电气网“一件事”联合报装专区,目前已成立专班,申请人可“一键四连”申请水电气网报装相关业务,一次就办成。 秀屿区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在全省率先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改革,实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模式,建设农村产权“招拍挂”交易市场,推动土地经营权等八大农村产权进场交易。在全市首创“税务+政务”直连机制,在政务服务办事大厅设立联合服务窗口,方便企业办理缴费、退费类业务,实现税务、政务“一窗通办”。在全市率先实现个体户全域通办,全市首创“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持续完善企业开办“1+X”办事指南,实施企业注册登记“数字化全域通办”。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1688户,同比增长15.32%。 提升服务水平 助推项目建设 连日来,围绕福建LNG7#储罐项目,秀屿区发改局重点办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走访,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出具支持性文件,推进该项目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据介绍,福建LNG7#储罐项目总投资11.13亿元,将建成全球单罐容量最大的27万立方米地面全容式LNG储罐。目前已完成多测合一、中介系统以及多规合一的上报,加紧完成项目核准及其他前期工作。 实施重大项目靠前服务机制,是秀屿区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7月底,秀屿区集中开竣工一批项目。近段时间以来,秀屿区发改局、工信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挂钩项目人员不定期深入企业排忧解难,用心用情解决企业发展、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 秀屿区干部为项目提供帮办导办服务。 据介绍,秀屿区成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代办导办帮办“帮帮团”,改“窗口服务”为“上门服务”,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让项目业主“少走弯路”。在审批方面,推行“智慧化”审图、“无纸化”申报、“一体化”竣备,并通过深化“多规合一”“多测合一”“联合审图”“联合踏勘”等方式,精简审批事项26项,平均审批时限缩减至1.1个工作日。 针对重点项目,秀屿区实施“项目推进、进度亮晒、跟踪问效、整改落实”全闭环管理,促开工项目有突破、促竣工项目有成效、促前期项目有进展、促进度项目超序时。同时,采取“穿透式”工作法,将各项工作细化、实化、具体化,集中全部力量、调度全部资源,当好“店小二”,念好“服务经”,不遗余力破解要素瓶颈制约,保障永荣PA66、碳三资源综合利用、三棵树、华峰系列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今年以来,秀屿区共新增对接项目66个,总投资423.04亿元。上半年,秀屿区招商考评排名居全市第二。217个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7亿元,超序时2.2个百分点,6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0.5亿元,居全市第一。 强化要素保障 促进公平公正 日前,秀屿区举办人才活动日之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诊疗服务技术交流会,来自市第一医院、秀屿区医院、埭头镇中心卫生院的高层次人才医疗队共同参与,分享技术成果,促进互学互鉴。当天,还开展义诊、健康宣传、送医入户、家签宣传等活动,把医疗健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秀屿区结合“人才活动日”,举办医学交流活动。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营商环境的要素之一。一直以来,秀屿区聚焦“引才”“育才”“留才”三个环节,实施莆籍学子“雁归工程”和“技能秀屿”行动,搭建“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求,秀屿区加速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去年,全区新增省级高层次人才17名、市级人才114名,1名产业人才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增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新型研发机构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1个,其中南日鲍科技小院、花蛤科技小院同步入选“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省科协科技小院”项目。 为助力高端人才创新孵化和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秀屿区成立我市县区级首支产业基金共1.58亿元,重点投向医疗健康及生物科技领域。得益于该产业基金的赋能,基诺厚普无菌注射针剂在全省率先通过美国FDA认证。据统计,去年秀屿区有效发明专利数达188件,校企合作的3个项目获省中科院STS项目立项、1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备案,科技创新呈现新突破。 融资难是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普遍反映的痛点。为此,秀屿区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出差异化金融产品和多元化服务,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今年以来,秀屿区小微企业贷款量明显增加,目前已为42家白名单企业办理政府性融资担保1.36亿元。共开展政银企产融对接活动5场次,合计签署授信486.1亿元。 法治是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秀屿区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发挥职能作用,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热点,采取有力措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区法院探索“产业+执行”共建新模式,与上塘金银珠宝城服务中心签订《金银珠宝产业执行共建合作备忘录》,利用该服务中心的信息平台资源掌握情况,进一步完善金银珠宝产业执源治理及多元解纷机制。区检察院响应最高检“检察护企”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出台《“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优化完善打击、监督、预防、转型、合规“五位一体”护企框架,提出19条行动举措。区司法局全力推进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建设工作,今年以来,全区33家执法单位运用执法平台办案4350件,逐步实现区域内执法部门执法全过程录入,以数字化执法助推行政执法水平提升。 聚焦工程领域招投标不规范影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秀屿区开展整治。围绕工程立项决策、工程发包、投标评标、标后监管等五大领域,制定17条整治措施。截至目前,已发现项目个案32个,已完成整改30个,正在推进2个;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数100个,已解决95个;收集职能部门问题数70个,已解决69个。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秀屿区将进一步补齐工作短板,提升服务效能,营造良好软环境,筑牢发展硬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