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秀屿统一战线工作在区委的坚强有力领导和市委统战部的精心指导下,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要求,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为全方位推进秀屿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这一年,我们坚持高位谋划、高位推动,大统战工作格局更加健全。 一、坚持党的领导。区委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坚持把统战工作与全区中心大局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多次专题研究统战工作。区委主要领导先后听取统战工作专题汇报4次,作出指示批示7次,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区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及专题会议、党的工作会议共14次,为全区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秀屿区召开2023年党的工作会议,部署组织、宣传、统战相关工作 秀屿区召开老干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党外人士通报会 二、坚持“三个带头”。区委、区政府领导以上率下,带头参加统战工作重要会议和活动,带头协调和安排部署统战重要工作,带头广交深交党外朋友,通过统战工作平台载体,最大限度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区委书记张伯松,区委副书记、区长郑松青为突出经济贡献企业颁奖 区委书记张伯松,区委副书记、区长郑松青带头广交党外朋友 10月27日下午,区委书记张伯松带头为园区企业家上党课 三、坚持齐抓共管。区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研究部署和督促检查,各成员单位党委(党组)聚焦统战工作、关心统战工作、抓好统战工作,形成“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统战工作”的强大合力。 区侨联、司法局联合开展侨法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区民宗局、文旅局等单位联合开展非法宗教出版物检查 这一年,我们聚焦政治引领,汇聚共识,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更加巩固。 一、强化教育引领。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在统一战线各领域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广大统战干部和统战成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年来,创新开设“同心大学堂”活动4期;部党支部开展专题研讨10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8次;组织开展民主党派“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民营经济人士“同心建功新时代”、宗教界人士“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侨界人士“爱国拥党 同心向党”等活动45场次,统一战线团结奋斗思想根基更加巩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更加高涨。 11月1日,秀屿区举办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 举办4期不同主题的“同心大学堂”活动 统一战线各领域开展主题教育 二、强化信息宣传。及时总结经验、挖掘亮点,通过各类平台和主流媒体,传播秀屿好声音,讲好统战故事,弘扬正能量,不断提升统一战线工作的知晓率和美誉度。全年共报送统一战线工作信息85篇,在《湄洲日报》《秀屿新闻》等媒体刊登23篇。特别是《凝聚乡贤力量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谱写多党合作事业新篇章》等3个典型做法分别在《中国统一战线》和《福建统一战线》发表。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福建统一战线杂志》刊登区委统战部典型做法 这一年,我们围绕中心大局,服务发展,统一战线法宝作用更加凸显。 一、集智建言献策。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各类工作通报会、座谈会、征求意见会等16场,为全区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引导统一战线成员联合开展专题调研和专项民主监督,形成调研成果8篇,反映社情民意97篇。其中《建议增补木兰陂入选首批福建河湖文化遗产名单》社情民意被省政协采用,并获得副省长李建成批示;有4篇被全国政协采用,3篇被致公党中央采用,10篇被省政协采用,5篇提案被秀屿区政协评为2023年度优秀提案。 秀屿区召开法院、检察院工作通报会 二、助力招商引资。探索“统战+乡贤”新模式,聚焦重点产业强链延链补链需求,策划开展了“访乡贤、谋发展”系列活动30多场次,前往香港、上海、深圳、东莞及江浙等地,走访重点企业家及乡贤代表,进一步拓展资源。组织开展了“人才聚力 智汇秀屿——首届青年才俊秀屿行”活动,引导青年企业家实地感受“大招商、招大商”氛围,并召开招商推介会,促进以情招商、以商招商。 区委书记张伯松带队到长三角医疗总部招商 2月1日,区委副书记、区长郑松青出席“人才聚力 智汇秀屿——首届青年才俊秀屿行”活动 区领导带队赴深圳、东莞、杭州、无锡、苏州等地考察并召开招商推介会 三、聚力乡村振兴。以开展“万企兴万村——莆商在行动”为抓手,积极牵线搭桥,推动20家商会企业与20个村结对对接,并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产业扶贫等活动。支持引导区各民主党派支部(社)、工商联挂钩各镇助力乡村振兴,开展义诊、普法宣传等活动20多场次。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作用,助力乡风民风向上向善。各镇商会支持开展“移风易俗在行动”村BA篮球赛、拔河等系列体育活动10次,开展十音八乐、莆仙戏演出等特色“村晚”活动120场次,推动移风易俗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移风易俗等系列行动 这一年,我们立足主责主业,深耕细耘,统战工作持续提质增效。 一、多党合作有序有效。制定并落实《2023年政党协商(会议协商)计划》,通过区委领导与党外人士交友联系、政府部门与区各民主党派对口联系以及统战部长与民主党派支部主委联席会议、与支部(社)班子成员谈心谈话等方式,推动政党协商制度化、常态化。指导召开对口联系座谈会37场、联合调研活动33场,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主题义诊等社会服务活动35场。建立全区党外代表人士数据库,开展新一轮无党派人士推荐认定工作,发展民主党派新成员3名。九三学社秀屿区支社获得全省社会服务工作优秀组织奖;民盟、农工党等3个支部分别被评为市级各类“先进集体”,近20人次获各级“先进个人”表彰。 各民主党派开展专题调研、对口联系活动 开展主题义诊社会服务活动 二、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化平台搭建,创新建立了深圳、东莞、宁波、苏州、杭州等5个秀屿乡贤异地联络站,新成立镇级商会5个,实现各镇商会全覆盖。协助举办“企业家接待日”活动2场。开展“看企业、寻合作、谋发展”——“企业家看企业”晋江、涵江行活动,推动全区存量企业开拓视野、更新观念,促进数智转型。各级领导带队深入园区企业,常态深化“企业大走访”、重点节日“乡情恳谈”、“活动联谊增进情怀”等形式,走访调研民营企业140多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企业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埭头镇商会获得2023年全国“四好”商会表彰,区工商联被评为“全省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先进单位”。 9月1日,市委书记付朝阳到秀屿区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 12月5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珍耀来秀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 开展“看企业、寻合作、谋发展”——“企业家看企业”活动 镇级商会成立 秀屿异地乡贤联络站挂牌成立 三、民族宗教和谐稳定。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和“第十六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举办政策法规宣讲会3场,发放宣传单300多份;向上申请市级少数民族补助款8万元,助力南日镇罗盘村基础设施建设;举办以“福籽同心爱中华”主题公益活动,惠及少数民族群众500多人。坚持“党建引领、夯基惠民”,215处宗教活动场所信息逐一录入,民间信仰场所数据逐步完善,数字赋能提升宗教场所规范化管理水平。深化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推进宗教场所“四进”活动。守牢安全底线,加大对宗教活动场所的日常走访、检查频率,深入开展宗教场所安全隐患、非法宗教出版物、非法宗教活动等排查整治100多处,宗教领域安定稳定。出台《关于在宗教活动中倡导移风易俗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宗教领域移风易俗宣传倡议巡回活动,签署《宗教界人士践行移风易俗自律承诺书》,覆盖镇村宗教协管员、宗教界代表人士和信教群众1000余人。 首届中国(莆田)佛教造像艺术展览会 法治宣讲进宗教场所 举办宗教领域移风易俗系列活动 四、党外知识分子活力增强。指导区新阶联及其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动”企业走访等社会服务活动,鼓励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主动作为。开展全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调查摸底和无党派人士推荐认定工作,推荐8名网络人士加入市网络人士联谊会,推荐11人为省、市职教社社务委员、代表人选,吸纳13人加入秀屿中华职教社,统战团体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 新阶联开展“党建联动”企业走访活动 五、海内外联谊更加密切。统筹谋划、全力以赴,支持香港莆仙联合会换届经费20万元。坚持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走访调研侨资企业10多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协调帮助解决困难问题。联合市委统战部、市侨联、区侨联、埭头镇开展“懂侨法、护侨益、聚侨力”侨法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新一轮侨情调查和《迁台记忆》文献档案征集工作,摸排侨房6处,为做好华侨遗产资源保护利用、丰富两岸历史档案文献资源奠定基础。加强与港澳台有关团体、组织、重点侨领和基层各界人士的双向交流,陪同新加坡莆仙同乡联合会文化商贸考察团、马来西亚兴安会馆总会来秀考察,接待台湾民间团体开展妈祖文化交流11次计100余人。区侨联被评为“全省侨联系统先进集体”,3人次分别获评全国、全省侨联及归侨侨眷先进个人,1人被全国侨联聘为第十届委员会海外委员。 区领导接待马来西亚兴安会馆考察团 初心如磐行致远,扬帆破浪正当时。2024年,全区统战系统将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自觉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广泛凝心聚力汇智,为加快推进“五区”建设,奋力谱写秀屿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