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秀屿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探索实践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2023-09-22 09:47:02 傅梅香 林陈冰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何雨晴  

秀屿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探索实践“总校+校区”教育模式,实行“统一决策,分区管理,协同共进,各具特色”管理模式,坚持走“和谐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集团化办学之路,实现集团内各校区教育教学理念共学共进、管理办法共享共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近年来,秀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大力推进科教兴区、教育强区。作为秀屿区教育“排头兵”,秀屿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积极探索实践,创新管理模式,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让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

该校获得教育部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诵读”传承学校和“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福建省家庭教育特色学校”“莆田市义务教育教改基地校”“莆田市教育系统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扩容增量 完善办学条件

昨日上午,在秀屿区实验小学城东校区,学生们走进校园,开启新一天的学习。今年秋季,该校区共开设一年级13个班,有效缓解了入学难。

城东校区于去年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8公顷,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配套建设科技综合楼、图书馆、足球场、田径跑道、羽毛球场等,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硬支撑”。

近年来,随着秀屿区城市建设的发展,新建小区增多,适龄儿童增加。秀屿区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布局,扩大普惠资源,加强公办学校建设,利用闲置资产新建、改建、扩建学校,并探索“名校+校区”办学模式,增加学位有效供给,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022年,秀屿区实验小学开启集团化办学,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秀屿区把笏石西徐小学和四新小学并入区实验小学集团,分别升格为城北校区和城南校区。

“通过合作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发挥区实验小学的优势,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从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等方面开展深层次交流分享,构建教育教学管理新生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秀屿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负责人欧玉进告诉记者,去年以来累计投入2000万元,用于完善各校区的硬件配套设施,改善办学条件。

截至目前,已完善提升城南校区大门、塑胶跑道等配套设施,对区实验小学和城北校区的校舍外墙、围墙重新粉刷,进一步加强校区信息化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城东校区配齐配足教室多媒体白板,新建了体艺馆、录播室、羽毛球馆、多功能厅、会议室;城北校区新建录播室。各校区教学区域、活动区域、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逐步完善,羽毛球馆、足球场、篮球场等体育场地逐步建成。

强师赋能 提升师资水平

9月19日,秀屿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翁佳淑像往常一样,到“师傅”刘海霞的班级听课。

“通过听课,可以解开备课时的一些疑惑,再形成自己的教案。”翁佳淑于2021年入职,学校以“青蓝工程”为依托,安排骨干教师刘海霞与她结对帮扶。

“我们从备课、教学、班级管理、作业批改等方面全方位指导,解决他们教学上的一些难点、堵点,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刘海霞说,校领导也会随时监督,看“师傅”是否认真教,让“徒弟”快速成长。

经过2年多的“传、帮、带、教”,翁佳淑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今年5月份举办的秀屿区新招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她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宇宙的另一边》课,获得一等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关键。为此,秀屿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锚定目标、多管齐下,增强教师理想信念,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该集团实施师徒结对子的“青蓝工程”,依托区实验小学高级教师、省市区名师、骨干教师等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传、帮、带、教”和培训等方法,加快各校区近年来新调入的40多位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按照区教育局部署,推行推门听课,校级领导、中层教师进课堂听课,通过细化实施方案,实现校级领导每周“穿透”所有老师课堂、学校校级和中层教师每天“穿透”所有班级课堂,倒逼教师备好课、上好课。加强教师队伍联动,实施教师培养“多元五大工程”,即专家主题培训的“引领工程”、互学共进的“青蓝工程”、浸润心灵的“读书工程”、提升自我的“研修工程”、启智课堂的“练兵工程”。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枯”。秀屿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找准教研着力点,通过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研修共同体等方式,开展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促进集团内教师专业素质整体提升。探索“三备两研”式高效课堂校本教研备课流程及规范,即每节课须经过个人初备、集体研备和个人复备这“三备”,实施教师联合备课、联合教研、教学竞赛等,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学为中心”的课堂,研究课堂教学评价、作业评价、阶段性评价,促进“备—教—学—评”,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教师入职培训、骨干教师送教送培下乡、主题研讨活动、教学大赛、讲座引领、课堂诊断、集中培训等一系列举措,推动教育集团效益最大化、资源最优化,实现教师共育,涌现出了一批批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截至目前,该集团有省学科带头人5名,市级名师46名,莆田市教坛之星8名,区骨干教师39名。教师林莺歌的课程《写作:我的拿手好戏》获部优精品课;秀屿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姚秀萍研究实践的“塑根教育”教育成果获市级特等奖、省级二等奖;副校长郭佳冰的课程《中华传统节日——活动准备》获省级精品课;仅近两年,就有20多人次获得市、区级各类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塑根”课程 丰富多彩童年

9月20日,在秀屿区实验小学莆仙文化班,莆仙赞句开心社社员林文蕊给学生们讲述莆仙方言故事、莆田历史名人等。

图片

图为区实验小学的莆仙戏社团老师在教授学生。

“林老师是家长,我们邀请他每周有空过来给孩子们上一节莆仙文化课,弘扬传统文化。”该校莆仙文化社团负责人陈秀丽告诉记者,莆仙文化社团是今年新开的社团,旨在通过了解莆仙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莆仙文化社团是课后延时“七彩”社团之一。据悉,该校设有音韵类、健体类、书画类、创新类、表达类、语言类、益智类7大类共40多个社团。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学生采取走班制,根据自身特长、喜好选择课程。

秀屿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阳光教育”为办学理念,开发了“特色与多元”并举的“塑根”校本课程:“延课堂”“多社团”“活拓展”,从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活动,寓教于乐,将原本单调的课堂学习变得灵活有趣。

“‘塑根’课程有课后社团活动、特色作业本、地方研学等内容,把核心素养融合到各学科、各活动中,带给学生们丰富的课程体验,让课程回归生活,回归传统,回归本土。”姚秀萍告诉记者,在“塑根”课程下,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传授,而是新型的双向互动关系。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多思维发散思考问题,发展属于自己的个性特长;同样,教师也能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新的学习方向,促使自己不断增强专业知识,提升教学能力,二者便能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打造属于学校自己的品牌特色,以此来塑牢学生理想之根、文化之根、能力之根。

图片

图为区实验小学举办读书节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团以“学科活动”为路径,彰显学校的特色品牌。每年开展校园“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四大节和“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三大礼活动,融合“塑根”课程,让学科教学与学科活动有机融合,五育并举,成就阳光好少年。

欧玉进表示,教育为要,成就未来。下一步,秀屿区实验小学集团将按照“十四五”规划及教育“十个抓”要求,奋力开创学校发展新篇章,为秀屿区“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秀屿要闻
产业经济
乡镇、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