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区依托靖恭妈祖文化园,完善功能设施,举办相关活动,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坚持常态化开设“道德讲堂”,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两岸一家亲”情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图为靖恭妈祖文化园。 开春以来,位于秀屿区东庄镇苏厝村的莆田靖恭妈祖文化公园,成为秀屿区又一文化旅游热门景点。游客们来到这里,参观靖恭妈祖书院、道德讲堂场所,了解妈祖文化、孔子文化等,在妈祖殿前拍照留念,在碑刻前品读名句,沿红砖曲径观景。 莆田靖恭妈祖文化公园以独特的地方风格、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秀屿区深入挖掘妈祖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阵地之一。 美丽蝶变:完善设施提升景观 不久前,东庄镇“莆阳开春 迎福闹春”活动开幕式在靖恭妈祖文化园举行。莆田醴泉苏氏传承千年的民俗表演“鱼龙灯舞”,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观看。随后,莆仙戏“弄大仙”节目在园内的戏台上献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莆仙戏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弄大仙”是当地群众祈安纳福时表演的一项较高规格的传统民俗文化节目。 图为文化园举办民俗文化表演。 该文化园所在地原先杂草丛生,且有群众倾倒建筑垃圾、生活垃圾。2016年,东庄镇围绕建设美丽乡村部署,在此规划建设了望海阁公园,但公园面积较小,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2018年4月,当地本着“用社会力量,办公益事业,使党政放心,让群众共享”的初衷,顺势而为,积极筹资优化、提升望海阁公园为“靖恭妈祖文化园”,助力乡村振兴。 为彰显当地丰厚的海洋文明、海丝文化底蕴,弘扬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该村有识之士将妈祖文化确定为公园建设的文化主轴,同时又融入其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多元文化相融相通、相得益彰。 在东庄镇乡贤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带头下,许多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慷慨解囊,积极支持这项公益事业建设,三苏(苏厝、苏田、厝头三个村)村民也踊跃参与,添砖加瓦,先后共筹集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不少人投工投劳,不计报酬。据不完全统计,三苏村民家庭中参与捐款或捐地的,占全村总户数的70%以上,体现出和睦邻里的良好氛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振兴。”莆田靖恭妈祖董事会董事长林国华说道。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书写乡村全面振兴这篇大文章,乡村文化振兴是其中一项夯基惠民的重要工程。苏厝村注重发挥文化铸魂育人的独特作用,依托靖恭妈祖文化园,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硬支撑”。 该公园从传承弘扬妈祖文化开始,逐步融入孔子文化、廉政文化等,深挖乡村文化资源,增加乡村文旅融合厚度。历经4年半,这里建成了妈祖圣殿、妈祖书院、戏台、文化长廊、孔子苑、凉亭、天妃广场等,成了老百姓喜欢的有内涵、有特色的文化园。目前,文化园完善工作在有条不紊推进。 功能利用:丰富内涵铸魂育人 “这座文化园很好实现了妈祖文化与在地文化、儒道释文化的圆满融通,值得点赞。”台胞刘湘芸在参观靖恭妈祖文化园后说道。 文化园在建筑风格上,突出莆仙古民居特色,整体古香古韵,让人记住乡愁、留住乡情。在文化内涵上,一方面突出妈祖文化主轴,比如造型独特的建筑、雕刻精美的妈祖圣像,还有青花瓷妈祖故事图、《靖恭妈祖文化园记》、妈祖文化牌匾、楹联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融入孔子文化等传统文化。 文化园建成后,加强管理与服务,发挥好园区的功能作用至关重要。 据介绍,该文化园明确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为己任,结合实际,举办了党史专题图片展、家风家训家教展览等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园坚持常态化开设“道德讲堂”,做到有组织机构、有授课讲师、有教学计划、有课程安排,围绕妈祖文化,安排系列课程。老师采用本地话授课,通俗易懂,富有实效。2019年5月,莆田市委文明办向妈祖书院颁发了“莆田市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牌匾;2020年1月,妈祖书院又获评“福建省公民思想道德教育馆”。 去年,由《中华妈祖》杂志社主办,市靖恭妈祖文化交流中心、靖恭妈祖董事会协办,我市20多名民俗专家、妈祖文化学者、作家、媒体工作者等来到这里开展“走进三苏,走近靖恭”采风活动。大家围绕“讴歌妈祖,宣传靖恭,推介三苏”主题,深入挖掘当地妈祖文化,着力培塑文化品牌,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凝聚人心。 秀屿区东庄镇苏家庄中心党委副书记、靖恭妈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苏元泉说,妈祖文化是莆田最具特色优势的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把传承弘扬妈祖文化作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引导村民、淳化民风中的积极作用。 交流平台:相互融合共享美好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该文化园重视开展交流活动,激发“交流基地”活力。每年利用元旦、春节和妈祖诞辰日、羽化升天日等节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两岸迎春文化交流、妈祖之光·迎春文艺汇演、靖恭妈祖绕境三苏巡安布福等活动,参加活动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江苏以及香港、台湾等地的嘉宾。大家通过交流结亲结缘、增进情谊,切实发挥了妈祖文化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去年8月29日,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江苏昆山慧聚天后宫率领昆山妈祖“千里寻根”湄洲谒祖交流团,参访靖恭妈祖文化公园,开展以“中华妈祖情,两岸一家亲”为主题的交流活动。两岸同胞通过面对面交流妈祖文化,促进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增进两岸同胞感情。当地村民林芳说,这次活动很热闹,全村妇女老少都过来了。阵头表演队已经准备半个多月了,自己小孩也特地从外地赶回来,加入活动的队伍中来。大家因妈祖而互相交流、融合,这就是“两岸一家亲”。 建设文化园的初衷就是要“让群众共享”,让三苏乃至周边村民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为此,文化园组建了车鼓队、妈祖义工队,还为妈祖义工队员每人颁发妈祖义工证,增添他们参与奉献的自豪感。在园区设置运动场地、健身器材。完善天妃广场灯光照明设施,每到晚上,这里成了村里跳广场舞最热闹的地方。文化园还适时举办莆仙戏、木偶戏演出,组织莆仙十音八乐进园演奏。2021年,苏厝、苏田、厝头3个村,均被评为省级和市级文明乡村。 文化是乡村文旅融合的灵魂。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做好文化的挖掘与开发工作,具有现实意义。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原常务副会长、靖恭妈祖文化园妈祖义工林国良说,“三苏”历史人文风貌厚实,靖恭妈祖文化园特色鲜明,有许多值得挖掘、宣传的文化资源。千年古村焕发新的光彩,助力当地打响妈祖文化品牌,做好文旅融合文章,促进文旅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