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实干展作为——东庄镇多措并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12-23 15:44:40 林英 吴志军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何雨晴  

东庄镇强化服务保障,坚定不移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临港产业崛起,力促卫生院、污水管网、学校等民生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逐步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治理“样板”,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探路者、示范者、引领者。

一条条生产线高速运转、一个个项目加快建设……乘着党的二十大的东风,秀屿区东庄镇上下笃行实干,全力冲刺目标任务,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据统计,2022年,该镇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1.12亿元,同比增长1.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同比增长60.0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累计实现6.01亿元,同比增长0.5%;限上商贸销售额实现89亿元,同比增长140.21%,两年来实现翻四番;预计实现财政收入6.12亿元。

倾力服务项目发展

作为我市发展临港产业的重点区域,东庄镇坚持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按照港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目标,抓好服务保障,坚定不移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临港产业崛起。

图片

东庄镇强化服务推动LNG等临港产业发展。

该镇落实重大项目干部挂钩服务机制,做好“保姆”、当好“店小二”,保障石门澳园区、临港工业园、莆头作业区、秀屿作业区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与生产。今年以来,该镇妥善解决石门澳园区项目征迁历史遗留问题,并配合该园区推进东庄盐田收储项目报批,完成盐田废转面积测量和制订征收协议、职工安置方案等前期工作。

面对征迁难题,该镇上下树立发展意识和大局意识,落实责任,细致做好群众工作,推进和谐征迁。眼下,该镇正紧锣密鼓加快国道G228项目东庄段进度,保障市消防训练基地项目征迁和落地建设。

聚焦民生重点项目,该镇积极协调手续办理,力促东庄卫生院新址搬迁工程(一期)加紧扫尾,协调二期项目征迁问题、设备购买等后续保障。目前,全镇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工程主管网建设,累计建设污水主管网约133公里,建设污水泵井51座,尾水覆盖收集8830余户。推动旷远燃气建设实现点火8466户,点火率达80%以上。完成莆田第二十八中学、苏厝小学等教学配套设施建设。

依托东庄医疗资源和人脉、资本优势,该镇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链,协助筹备全市生命健康产业暨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大会,对接协调医疗器械参展企业。

同时,做好秀屿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暨招商推介会后服务,组建专班对接东庄籍企业家,协调项目选址、用地、规划等工作,落实用地、政策、资金等要素保障,推动鑫玺源(福建)项目签约落地秀屿。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40亿元,建设实验动物养殖基地、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药品生产基地及原料药生产等项目,将为我市生命健康产业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提升基层治理实效

“大家都别激动,挨个说说各自的理……”在东庄镇后江村举行的一场土地争议调解评理会上,镇包村领导干部正为矛盾双方进行调解。

据悉,矛盾双方是邻居,后江村第二网格第一单元单元长通过平台上报此事。由于矛盾双方分歧较大,村级调解未见成效,后由镇级介入调解。通过评理员以“情”打开心结、以“理”说服群众、以“法”化解矛盾,双方最终冰释前嫌、互谅互让。

围绕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后江村探索将网格划分精致化、扁平化,构建层级清晰、职责明晰、分工明晰、快速响应的运作架构。同时,揭牌成立后江村乡贤评理室,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东庄镇党委书记林剑辉介绍,该镇以后江、东沁两个村为试点示范,在完善和发挥基层治理“六联”机制和“两调三评一复核”矛盾纠纷调解方面,逐步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治理“样板”。

围绕“全域一张图”,该镇将24个村(社区)划分为145个网格、1616个单元,选派党小组组长145名,党员联系户328户,实现“清单化管理、全民化参与、精细化服务”。

以大数据指挥调度平台为依托,该镇通过电话摸排、入户走访、信息采集、民主评议、治安巡查等方式,持续完善全镇网格单元内的党群信息、综合治理、文明创城、矛盾纠纷、信访稳定、生态环保、食品安全等情况,不断推动东庄镇大数据指挥调度平台成为该镇的“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

同时,该镇充分发挥网格长、单元长人熟、地熟、格情熟的优势,深入采集问题与事件,并按照事件的层级分别流转至村(社区)、镇街及各级部门。通过高效整合手机端、电脑端、大屏端数据,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并在平台上统一协调调度指挥、跟踪督办落实,建立“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办理、限期处理”闭环工作机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冬意正浓,但是在东庄镇白山百草园里,红艳艳的牛奶草莓生机盎然。在该镇马厂妈祖文化生态园里,同样也是一片红,串串圣女果缀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

曾经撂荒的盐碱地,如今成了农业种植的“金土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东庄镇紧紧依托秀屿区乡村振兴研究院和福建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技术和平台优势,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探路者、示范者、引领者,全镇乡村振兴示范效应初步形成。

图片

东庄镇乡村农场基地推出采摘游,吸引游客体验。

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打造“宜业宜居宜游宜学东庄”两大主线,该镇大力实施全域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创新推广“村集体+公司+家庭农场”或“村集体+公司+农民合作社”模式,租用盘活闲置土地200多公顷,引导创建营边生态休闲农业园、东庄百果园、白山百草园、马厂妈祖文化生态园等一批基地,引进种植优良作物品种、名贵药材等,有效破解土地流转难、村级增收难等问题。

据介绍,流转后的土地种植收益提高,村集体和村民也可收租获益,参与土地流转的群众还享有优先到基地务工的机会。这些年,各基地运营公司通过市场化经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有效推动基地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让农户忙起来、富起来。

以这些基地为主阵地,该镇充分利用省级试点村补助资金,累计投资2800多万元,建设完成69个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深化乡村振兴试点建设。

今年7月,在市委组织部流工委牵线搭桥下,市委驻上海流动党工委副书记、福建初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雄积极动员驻上海流动党工委和驻山东烟台、驻西藏拉萨、驻浙江义乌党支部等党组织书记,共同筹资成立公司,在东庄镇建设乡村振兴实验农场。

该公司通过整合马厂妈祖文化生态园、白山百草园、后江海滩地等土地资源6.9公顷,吸纳流动党员和农民入股,计划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种植千禧圣女果、六鳌地瓜、西红柿等作物,并将项目利润的10%专项用于公益事业。此外,还将推动产学互动、产研互补,不断拓宽公司、集体、群众收益渠道,切实解决农业产业高投入低产出问题,为加快实现东庄全域振兴作出贡献。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该镇积极开展“六清六美”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集中力量、整合团队,不遗余力推进镇容村貌、环境卫生、公共场所等综合整治,打造宜居家园。

不比阔气比公益,不讲排面讲奉献。东庄镇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乡镇为抓手,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探索政府社会互动模式,动员在外乡贤和民营企业家,成立镇级健康慈善、爱心帮帮团等文明实践基金,推动24个村居逐步成立村级文明实践基金,累计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奖教助学、帮扶解困、关爱老人等公益事业。眼下正值年终岁末,东庄镇爱心帮帮团又忙着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当地弱势群体送去慰问品、带去关怀。

奋斗成就梦想,实干点亮未来。东庄镇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持续推进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积极为秀屿“五区”建设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秀屿要闻
产业经济
乡镇、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