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出美丽新画卷——秀屿区完善设施优化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2022-08-26 09:03:17 傅梅香 林陈冰 罗明星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何雨晴  

秀屿区着力做大做美中心城区,提升基础配套水平,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完善路网,实施道路绿化提升、街景美化和路灯亮化工程,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建好土海湿地公园、口袋公园等,打造宜居环境。

建区以来,秀屿区精心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与高铁片区、土海片区的融合发展,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城市管理、群众出行等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推动“港兴业旺富美秀屿”建设再上新台阶,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安居,方能更好地乐业。党的十八大以来,秀屿区大力推进城市建设,一个个新地标式的建筑随之成型,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见证了城市由小变大华丽转身,不断向着宜居宜业的目标迈进。

这些年来,秀屿区房地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提升人居环境,改变城镇面貌,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在秀屿区从事开发销售的房地产企业共35家,开发楼盘项目38个,其中在建在售楼盘10个。“十三五”期间新增引进力高、富力、世贸、大唐、华鸿、市国投等多家大型房地产公司,投资建设秀屿青城中心(铜锣湾·万达广场项目)、国湄领袖、君悦府、大唐国韵世家、中建·荔景等优质楼盘。

图片

铜锣湾万达广场项目进入装修招商阶段。

“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秀屿区住建局局长陈志平介绍,房地产开发的档次不断提升,秀屿区涌现出一批功能齐备、配套完善、环境幽雅的新城片区和住宅小区,使群众的居住品质和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此前,秀屿区尚无配套完善的大型商业综合体。2020年,秀屿区引进了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铜锣湾万达广场。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装修招商阶段,计划今年国庆节开业。与之相隔数个街区之外,是另一座大型商城——莆田力高仟喜荟广场,目前正在主体建设中。随着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落地,将进一步聚集人气,满足人们休闲体验需求,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拉动城区发展。

城市的发展,还要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秀屿区住建局在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及老旧小区改造上下足功夫,着力规范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秩序,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近年来,累计投入26.2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97处、棚户区改造项目9个。

图片

坝津东津棚户区改造,改善人居环境。

“以前的小区设施陈旧、环境简陋,如今几乎每个小区都有物业、有绿化、有娱乐设施,居住环境干净整洁。”对于城市的变化,许多群众纷纷点赞。城市颜值提升,越来越宜居了。

基础配套逐步完善

城市建设,道路先行。近年来,秀屿区住建局按照建改并举的方针,大力实施“畅通工程”,以完善市政道路建设为突破口,兴建了一批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拉大主城区路网框架。

据统计,目前已累计投资300多亿元,新建35条总里程约57公里的主次干道和支路。城港大道、荔港大道、涵港大道、秀港路三期、秀港大道、坝津街(度黄路至环城北路段)、度黄路、清塘大道四期、康定路等一条条市政道路投用,解决了城乡交通的“堵点”和“痛点”,让道路更畅通、群众更受益。秀屿区加强路灯、交通标志标线、隔离设施、交通信号灯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路段、路口交通组织设计,共建设各类路灯2000多杆、红绿灯29处、公交停靠站80座、道路指示牌260块、中央隔离栏约42公里、停车位3000多个,铺设市政污水管网74.8公里、市政雨水管网85.6公里、无障碍设施28公里。

“我们今年还将新建双向六车道的秀港大道,东接涵港大道,全长4公里。届时,秀屿城区道路系统主干道将形成‘三横四纵’的路网结构,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秀屿区住建局总工吴颖峰介绍,明年秀屿区拟新开工建设23条市政道路,以及一座横跨清塘大道连接土海公园的人行天桥,打通末端节点,改善城市“微循环”,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该局不断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及截污管网,“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约2.5亿元,新建污水网管312公里,主要包含笏石镇泌头海污水主干管工程、东庄镇雨污水管网全覆盖工程、镇镇通污水管网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笏石溪河道综合整治PPP工程等项目;管网覆盖秀屿城区、笏石工业园区、木材加工区、上塘珠宝城、临港工业园区部分区域,埭头、东庄、月塘、东峤集镇区部分区域,污水主干管网框架已基本形成。同时投资2000万元,完成秀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使污水处理厂尾水达到一级A出水排放标准,确保污水处理到位。

完善燃气管道建设方面,累计投资8000万元,建设燃气管道25公里,让秀屿区1万多户居民更早、更快地用上安全气、放心气。

人居环境焕发新颜

夏秋之交,漫步在秀屿区土海湿地公园,只见湖面碧波荡漾,鹭鸟飞翔。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污水横流、杂草丛生。

土海是莆田南洋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秀屿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秀屿区高度重视土海湿地保护和开发建设,大力实施治水、植绿、慢行、康养、休闲、铸魂等6大提升工程,全力做优土海湿地城市“绿肺”。累计投入3亿元建设土海湿地公园,目前已完成一、二期建设,建成公园面积约67公顷、绿色步道7公里多。夜景提升、湖面清淤、护岸整理、儿童游乐园等项目也在同步推进中。

土海湿地公园是秀屿区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缩影。

陈志平说,建区以来,该局通过实施城乡面貌品质新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城乡建设水平,有效提升城市承载力、包容度、宜居性,推动秀屿区城市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文化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鲜明,环境整洁优美”的目标。

秀屿区以创建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为引领,实施道路绿化提升、街景美化和路灯亮化工程,高品位建设提升涵港大道、城港大道、荔港大道、清塘大道等35条城市主次干道绿化,实现“绿随路建,有路皆绿”。建设市政公园、土海湿地公园、口袋公园,以及顶社河等沿河步道,丰富群众休闲场所,提升城市面貌。近年来,累计投资约2.5亿元,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面积为195.05公顷,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率为46.8%,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61平方米/人。

在加快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方面,通过实施清淤、截污、河岸河面垃圾清理、生态修复、生态补水五大措施,消除顶社河黑臭水体,河道两岸进行护砌及重点部位换填级配砂石约1.3公里,生态修复500米,截污管道、污水收集管及泵站建设约2.5公里。

秀屿区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快三格化粪池及农村污水管网建设,累计投入4800万元完成26856户三格化粪池建设。加快铁路沿线两侧绿化带建设、房前屋后植树、田间配种树木、村庄片林建设和林相改造,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廊道。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已完成东潘村、营边村、上塘村等43个美丽乡村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改善村庄居民生活环境,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求。

城市建设发展,提升的不仅是颜值,更是市民的幸福指数。如今的秀屿,宽阔平坦的马路四通八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环境更优,景色更美,群众拥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秀屿要闻
产业经济
乡镇、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