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半期间,为福建发展倾注大量心血,作出的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三进下党、七下晋江,关心菜篮子、肉案子、米袋子,推行山海协作、谋划数字福建、推进国企改革”等等,生动呈现出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仰追求、工作方法和为民情怀。秀屿区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富美秀屿建设新篇章的前行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努力学出战略眼光,重点写好“四篇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主持编制了厦门市、福州市发展战略,即《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福州“3820”工程,提出了“滴水穿石”精神和“弱鸟先飞”理念。这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立足长远、放眼全局的战略思维。我们要从中汲取宝贵营养,统筹安排好秀屿中长期战略规划和近短期工作计划,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着力写好“四篇文章”,即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推动秀屿经济行稳致远,破浪前行。在海洋经济方面,积极创建南日岛福建“四大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先行区。全方位打响“南日鲍”品牌,成功举办“云上莆田·印象秀屿”直播等活动。鲍鱼科技产业园动工建设,全国首例双壳贝类碳汇交易项目实现落地,打造“海洋+绿色”典范。在文旅经济方面,新增土海、汀港山、九重山3个3A景区,举办“海上秀屿·非遗技艺”非遗宣传展示等主题系列活动,开展“云游南日”“南日吉祥物”征集线上宣传引流活动,推动开通湄洲岛-南日岛旅游航线,策划包装南日岛旅游线路,制作南日岛旅游指南,有序筹备国际海钓邀请赛和国际羽毛球赛。在数字经济方面,采木网等3家企业获评数字经济“瞪羚”企业,华峰新材料智能制造项目被列为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在绿色经济方面,佳通轮胎、华峰新材料、燃气电厂等6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工厂名单,福人木业、佳通轮胎、上海电气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绿色工厂名单。 二、努力学出实干作风,持续加快发展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马上就办”,推动“四下基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脚踏实地、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不断开创秀屿各项工作新局面。围绕市委“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部署要求,按照“一枢纽五集群一样本”思路,带头下基层,认真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深入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持续发扬苦干实干工作作风,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推动“港产城”联动。在项目攻坚上,推动CPL二期、热电联厂等项目实现开工,三棵树、石城海上风电等项目竣工投用,丙烷制丙烯、PA66、再生功能性纤维等项目签约落地。在产业转型上,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区和创新驱动战略,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1家省级龙头企业、21家市级龙头企业,认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佳通轮胎、上海电气两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公示名单,湄洲湾国投开发区是全市唯一获评的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21年至今,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6家,3家平台企业获得数字经济领域省级“瞪羚”创新企业。在发展环境上,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项目审批、电子证照应用率实现两个100%。依托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整合设立6个园区服务中心,打造园区升级版。实施援企稳岗、减税降费、政银企对接等行动。 三、努力学出为民情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人民”在习近平同志心中始终占据最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把深入基层解民困作为工作常态,建立“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开展“四个万家”活动。任职省领导时,习近平总书记对莆田人民治理木兰溪的企盼高度关切,多次亲临现场调研,亲自主导规划,促使木兰溪“变害为利、造福人民”。我们从中深切体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基层、心系群众、心系民生的赤诚情怀。我们要学习弘扬习近平总书记“万家忧乐在心头”的为民情怀,带头践行为民初心,把群众“急难愁盼”放到心中最重要的位置,重点实施好2022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坚决打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保卫战,完成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任务。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实施“全域就业创业行动”,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就业存量、扩大就业增量。统筹抓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打击电诈等工作,营造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让秀屿发展更有力度,城市更有温度,生活更有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