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秀美生态画卷——秀屿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强群众获得感
2022-07-22 08:56:35 林英 郭天泉 陈晓琳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何雨晴  

秀屿区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初步建成“水、陆、海、空”全方位的环境监管体系,并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面开展“绿盈乡村”创建工作,用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秀屿区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5+N”行业整治,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逐步形成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环境更加优美、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为加快建设港兴业旺富美秀屿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多措并举 综合治理

七月盛夏,走进土海湿地公园,只见草木葳蕤、碧波荡漾、白鹭翱翔,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空气好、景色美,傍晚和家人来这里逛,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在公园里散步休闲的附近居民刘媛开心地说道。

图片

土海湿地公园成为群众休闲的绿色空间。

天蓝、水清、土净、环境优美,是群众的期盼。秀屿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环境保护目标,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工程,切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为打好蓝天保卫战,秀屿生态环境局将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大气治理的关键一环,要求辖区内涉VOCs重点企业全部安装废气治理设施并实施原辅材料源头替代,推进化工、制鞋工业、包装印刷、汽修喷涂、家具涂装等行业落实好专项治理。该区还全面完成燃煤锅炉改造、超额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持续开展小散乱污企业整治,严格落实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管控。

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整体“气质”明显提升。一份数据显示,去年,秀屿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8%,较上年提高4.2%,创考核以来最好水平。

不仅天更蓝,水也更清了。围绕木兰溪土海流域整治,该区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每月联合督导,土海流域水质持续改善。持续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对东风水库周边违规建设项目进行清理整顿,强化对东风水库周围排放口的日常巡查,东风水库水质达标率常年为100%。全面推进黑臭水体整治,采用清淤、截污、补水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理建成区黑臭水体,目前城区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黑臭。

该区稳步打好净土保卫战,确保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可控。持续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健全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严格落实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及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情况,考核达标率常年为100%;建立健全规范化医疗废物收运处置体系,除南日卫生院外,全区181家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小箱进大箱”的方式收集并集中交由康盛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处理。疫情防控期间,圣元环保配合开展涉疫垃圾处置应急预案列为全国十大优秀典型案例。

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该区坚持海陆统筹、河海兼顾,协同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由生态环境局牵头统筹推进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建立“海陆河湖”全区域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实现岸滩、河流入海口和近岸海域垃圾治理常态化。

数字赋能 强化监管

上月底,秀屿生态环境局邀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专家,对圣元环保电力有限公司进行在线监控现场检查及技术帮扶,进一步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控管理,充分发挥在线监控系统的预警和监督作用,有效遏制企业违法排污行为。针对发现的问题,专家提出整改意见,并为企业讲解、宣传在线监测的新标准。

秀屿生态环境局充分运用“福建省生态云秀屿区污染源监控管理系统”对企业排污情况实时监控,督促企业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的日常运维管理,规范落实数据异常报备工作。据介绍,该系统共联网点位34个,涉及辖区内自行监测企业68家,通过系统平台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识别、及时上报,推动环境保护执法从粗放型向科技型转变。

用好数字技术,赋能生态环境保护。今年以来,该局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数字化赋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着力推动精准治污,实现环境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服务高效化。

目前,该区初步建成“水、陆、海、空”全方位的环境监管体系。

水环境治理方面,在木兰溪流域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实时传输到平台,有力推动“监测吹哨,管养报到”。在笏石镇西徐村污水场站开展智慧监管试点,预计11月底前实现水质在线自动化监测,具备数据分析和预警等功能。开展笏石镇、东庄镇泵井污水流量实时监控,实现污水收集效果数据化。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主要通过开发应用轻微污染天气应急防控微信小程序、对家具行业喷漆工序安装视频系统、对制鞋行业污染防治设施安装用电监控等手段,提高执法监管效率,减少入企检查次数,减轻企业负担。另外,充分运用无人机,强化对海岸线的巡查督导,为海漂垃圾整治、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等工作提供可视化的保障。

秀屿生态环境局还通过加大执法力度,采取后督查、“回头看”、突击检查、“双随机”等方式,对重点企业、监管对象加强监管。

图片

秀屿生态环境局联合多部门开展夜间施工噪声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同时,强化对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全面落实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畅通来访、信件渠道,开通12345、12369等电话热线及网站、网格平台,严格落实群众回访制度,回应群众对环境质量的新期待。

绿色发展 转型升级

前不久,秀屿区召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通过现场督导和经验交流,分析存在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秀屿区创新模式,采用PPP模式将全区7个镇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管理、统一运营维护。目前,笏石、东庄辖区已完成管网铺设350公里,完成接户16614户。得益于此,该区生活污水收集率稳步提升,港城污水处理厂进水量由去年1月的9873吨/日提升至今年6月的16025吨/日。

以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为契机,该区全面开展“绿盈乡村”创建工作,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绿盈乡村”创建112个,占比75.6%。今年,全区拟新建、提升绿盈乡村20个。

秀屿区以“两山”基地创建为抓手,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并于去年12月完成秀屿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专家评审,于上月通过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秀屿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审查。

为加快推动绿色发展,该区不断完善多元化、市场化生态激励机制,健全完善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建设。同时,开展“五小”行业污染整治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区442家石材加工场已全部拆除到位;机砖瓦窑59家,除拟保留新型建材厂外,其余的全部拆除到位。

同时,综合运用环保电价、等量淘汰、严禁20蒸吨以下锅炉准入等政策,鼓励和指导新、改、扩建项目进行环保改造,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生产。华锦实业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年可节能1120.9吨标准煤;燃气电厂开展TCT风机变频改造、余热锅炉余热利用项目,年节能量达1500吨;华兴玻璃实施FJ2#窑炉改造项目,降低产品单耗……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铺展开来。

天朗气清,碧水荡漾。踏上新征程,秀屿上下将继续攻坚克难,逐绿前行,全面提升城乡环境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秀屿要闻
产业经济
乡镇、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