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区作为全省流动党员党建工作联系点,流动党员3600多人,占全市流动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多,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较大,管理教育难、创业受疫情冲击影响等特点,区委组织部积极探索,着力在“新”上下功夫,实现流动党员作用发挥从“单一性”向“立体化”的转变,创新管理方式,优化服务措施,搭建履职平台,推动流动党员成长创业,为秀屿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新市场引领企业品牌建设 秀屿区探索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两地共管、共建共享”机制,引领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引导驻外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积极为当地作贡献、为家乡添光彩,争当创业发展、爱岗敬业、诚信经营、促进和谐的先锋。流动党员黄金鑽发挥政策利好,已在上塘珠宝城创业10多年,他创建的上得利电子仪器已从最初的一家珠宝秤小微企业成长为集珠宝秤、家用厨房秤、超市智能秤为一体的综合性衡器企业,并连续多年创造了“福建省最大的衡器制造企业”、“福建省著名商标”等多个行业第一,成为秀屿区纳税大户,为秀屿民营企业品牌创建树立了典范。事业有成的他还先后安排埭头镇武盛村十几名家庭困难的乡亲到公司参加技能培训,帮助乡邻解决就近就业实现增收致富过上好日子。东庄镇后江村流动党员林玉盛等企业家传承东庄传统“孝”文化,将台湾乐龄教育植入在地康养,慷慨出资开办“乐龄书院”,兴起养老服务公益事业,为20户在家老人签约家庭医生,提供免费午餐、日间照料,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流动党员企业家充分发挥后江海盐文化基地毗邻营边生态休闲农业园的优势,携手盐场党支部、圣元环保党支部等,规划具有“游田、穿林、戏水”特色环保研学线路,并对接莆田一中、二中党支部等2000多名学生,开展环境保护、绿色生态等研学教育活动,带动了农文旅三产融合。 新思路提升产品更新换代 秀屿区引导流动党员回乡投资创业,发挥驻外党组织和广大流动党员在人缘、地缘、商缘等优势,为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牵线搭桥,助推本地产业更新升级。上塘珠宝城流动党员林志伟主动向党组织提出“借才借智”的思路,积极与北京、上海、深圳珠宝设计师协会对接,采用购买版权服务的模式实现产品创新设计与上塘生产制造实现嫁接,通过降低生产企业创新制造门槛和成本,提升设计作品回归市场价值,解决了产品设计创新的发展瓶颈。2018年至2019年,林志伟负责组织珠宝设计大赛,并牵头对大赛设计成果进行市场转化,一些产品成为当年度淘宝爆款珠宝饰品,实现设计与生产互动双赢,为推动地区产业创新升级开辟了新路子。恒隆建材董事长陈元焕回营边社区任党支部书记,围绕市级康养旅游产业示范区发展目标,筹集支持乡村振兴资金150多万,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盘活农民手中的农田,打造营边生态休闲农业园乡村振兴产业种植示范基地,带动了周边白山百草园、东庄百果园、石码生态田园等一批“农业+旅游业”的新农村生产创收模式。 新作为服务社会公益事业 秀屿区通过开展结对帮扶、扶贫济困等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带头参与家乡幸福家园、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在外乡亲“回乡服务、服务回乡”。埭头镇流动党员、厦门市莆田商会会长陈文豹牵头厦门市莆田商会、莆田市驻厦门流动党员党委联合开展公益助学活动, 2019年为秀屿区4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发放助学金20万元,多年来共筹集助学金1000多万元,累计资助困难学子2000多人。驻厦门党委赴秀屿区平海镇嵌头村,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桑梓情”捐款扶贫和春节慰问活动,为该村小学捐赠了电脑、文件柜等价值20多万元的教学设备。今年3月初,牵头组织驻厦门近20名流动党员深入埭头镇筶杯村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联农带农合作共富”活动,捐助民生项目环岛路栈道建设10万元,并表态将持续性、长效性助力筶杯村发展海岛特色产业,将党建活力变为发展动力。疫情期间,驻辽宁沈阳商会党委向月塘镇东潘村捐款3万元,向区红十字会捐款1.5万元、口罩1万个。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林伟国以普通党员身份,每个月定期从福州抽空回上塘参与园区党员志愿服务队活动,开展工艺美术技术指导服务,为玉石雕企业员工传授雕工技艺。这些流动党员的优秀事迹,充分展示了秀屿流动党员们奉献爱心、回报家乡的赤子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