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误农时播种希望——秀屿区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2-03-25 16:49:58 林英 刘金通 林清霞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郑伟嘉  

秀屿区今年预计春季种植水稻562.8公顷、大豆402公顷、花生5628公顷、玉米201公顷、蔬菜589.6公顷。秀屿区的胡萝卜种植总面积达370公顷,占全市的58%,成全市最大的胡萝卜产区。蔬菜产业龙头企业、规模种植单位建立规模种植基地8个。

阳春三月,生机勃发。秀屿区农业农村局在抓紧抓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基础上,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基点,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扎实做好“三农”各项重点工作,稳住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春季农业生产

眼下正是水稻育苗、播种的好时节,位于秀屿区东峤镇前沁农场的水稻田里,农技人员走进农田,检查秧苗品种,了解种植面积,查看田地情况。在农技人员的科学指导下,职工们井然有序地在田间平整水田、撒播种子、覆盖薄膜。截至目前,前沁农场已完成20公顷育秧播种,为4月份机械插秧做好准备。

图片

图为田间地头春耕生产忙

据介绍,秀屿区今年预计春季种植水稻562.8公顷、大豆402公顷、花生5628公顷、玉米201公顷、蔬菜589.6公顷。目前已播种大豆238公顷,早稻播种3060公斤。

农时催人,时不我待。区农业农村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采取多项措施,扎实推进春季农业生产,确保实现一季度农业经济“开门红”。1月份以来,全区已完成过冬甘薯、马铃薯、杂豆等秋冬种粮食面积430余公顷,日采收蔬菜超200吨,蔬菜、粮食生产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连日来,该局组织农技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一方面宣传种粮政策,一方面指导种植企业、种粮大户加强春收粮油作物在田管理,特别是抓好737公顷在田蔬菜管理。加强基地巡查、线上巡查和监督抽检力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协调对接本地区农贸市场、超市等,促进农产品销售。

上月初,该局还启动全区春季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集中免疫工作,督促指导全区46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落实非洲猪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各项措施。预计一季度可出栏生猪2.3万头、家禽210万羽、山羊1万头,畜禽肉蛋奶总产量可达11491吨。

图片

图为农技专业人员到田间指导并宣传惠农政策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戴建伟介绍,为切实打好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该局提前谋划春播作物方案,于春节前就将早稻播种、春播旱粮生产任务分解细化到镇、到村,落实到户、到田,并组织科技特派员和志愿服务队下乡进村入户开展春季生产培训。同时,加强对镇供销社、农资经营店等市场主体的监管和服务,强化机耕服务,积极组织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供应,抢抓农时组织春耕生产,播下丰收希望。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连日来,位于秀屿区月塘镇东营垦区的农业蔬菜基地,由莆田市中天现代农业发展公司种植的胡萝卜到了成熟的季节,一片片绿油油的胡萝卜叶长势喜人,工人们忙着将胡萝卜拔出、去缨、装袋……

该基地负责人介绍,胡萝卜采收后直接装车运到附近的粗加工车间,进行清洗、筛选、装袋,运送保鲜库。产品除了供应本地,还运输到武汉、北京、上海等地。

中天公司是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秀屿区11个老区村拥有种植基地240余公顷,年产值5000多万元,解决1200余人就业,年增加农民收入1400多万元。除南日镇外,该公司在秀屿区其他6个镇都有胡萝卜基地。胡萝卜已成为该公司主打产品,获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

秀屿区土壤以砂质土为主,土层松厚,适宜种植胡萝卜等根茎类蔬菜和青葱等葱蒜类蔬菜。其中,胡萝卜种植总面积达370公顷,占全市的58%,已成为全市最大的胡萝卜产区,形成产业规模集聚效应。

据介绍,目前秀屿区蔬菜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龙头企业、规模种植单位建立规模种植基地8个,辐射种植面积871公顷。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23%,通过出租、转包等流转形式,流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注重推广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引进钢架大糊、蔬菜保鲜库、新型植保器械等先进设施设备,有力提升全区蔬菜产业发展水平。

以现代农业为支撑,秀屿区积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围绕“政校企合作、一二三融合、产学研互动”思路,秀屿区培植壮大农业优势产业,先后与莆田学院、秀屿区乡村振兴研究院等机构联动,引进中天农业、碧水源农业、垦兴果蔬、绿益农业等企业,并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目前,全区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51家,数量居全市首位。

此外,秀屿区还重点推进省级乡村振兴“1镇12村”试点建设。其中,东庄镇充分发挥全域乡村振兴示范点作用,利用秀屿区乡村振兴研究院平台优势,打造了营边社区生态农业园、白山村百草园、东庄村百果园等一系列生态农业项目,并带动周边后江村、石码村、马厂村等村居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

目前,秀屿区正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多元发展,支持科研机构参与开发,深化生态农场产、学、研、游互动,为建立生态农场提供科技支撑,形成以现代化农业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为支撑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格局。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专项整治农村裸房……去年起,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完成的基础上,秀屿区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开展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工作,从居住、交通、水环境、风貌、管理等五大方面,持续提升农村建设品质,绘就一幅幅美丽乡村的多彩画卷。

走进秀屿区笏石镇小区,只见一座座精心设计的垃圾分类屋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机制,是提升管理品质的重要任务之一。去年起,我市推动7个乡镇全镇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机制,笏石镇为其中之一。截至目前,秀屿区已完成垃圾分类屋建设27座,建成多个垃圾分类亭,配备垃圾分类桶2000个、干湿分离桶每户一桶,配套13部垃圾收运车辆,收运体系进一步完善。

同时,秀屿区以“绿盈乡村”建设为抓手,推进乡村绿化美化,目前共有“绿盈乡村”112个,占比75.7%。

在提升水环境品质方面,秀屿区以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列入全国首批试点县名单为契机,系统谋划水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实施木兰溪流域秀屿片区水系综合整治PPP工程、秀屿区河道综合整治(一期)EPC工程、秀屿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消除城区黑臭水体,完成2个污水“零直排”示范村建设,打造河湖保洁区镇一体化样本,推动河道水清、岸绿、生态美。持续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加快推进乡镇污水配套管网、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在区委党校揭牌成立秀屿区河长学校,汇聚社会各界治水智慧,让水更清。

在风貌品质提升方面,秀屿区注重完善村庄规划编制,引导村民合理有序建房,使用有地域特色的农村住宅通用图集,集中建设村镇住宅小区。秀屿区还结合房屋结构安全专项治理三年行动、农村在建房屋安全清查整治专项行动,统筹推进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提升居住品质。

戴建伟表示,区里将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工作与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下一步,将以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由点及面、纵深发展,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秀屿要闻
产业经济
乡镇、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