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强化担当奋发有为
2021-11-11 17:23:00  来源:中共秀屿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责任编辑:林思宇  


《习近平在福建》生动再现了习近平同志在省委、省政府工作期间大刀阔斧、超前谋划、开拓创新的领导风范,真切展现了他率先带头、亲身示范、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和心系基层、心系群众、心系民生的赤诚情怀。秀屿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把学习贯彻采访实录《习近平在福建》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带着使命学,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莆田篇章贡献秀屿力量。

一、创新赋能,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推动福建林权制度改革,率先启动福建生态省建设,总结提出宝贵的“晋江经验”,推进“数字福建”建设。他的高瞻远瞩、敢为人先、开拓创新,为福建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教育干部“要目光放远,算大账,不要因小失大”的嘱托,积极培养工作远见,重视谋事在先,行事在后。认真贯彻落实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突出科技创新驱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厚植创新创业创造沃土,让创新活力充分涌动。一是面向最前沿筑原创矩阵,推动石门澳产业园与福州大学共建新型功能材料研究院,支持华峰华锦集团提升高端纺织分院、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循环产业研究中心、标准化和质检中心,支持永荣公司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二是面向主战场促科创融合,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构建“研发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的良性格局。三是面向全要素强自创动能,持续开展园区提升三年行动,推动“一区多园”整合提升,实施“公司化”运营、“金融化”运作,建设“两体、两中心、三房”,推广“轻资产、重资本”招商,把好“准入、投入、收入”关,盘活闲置低效土地厂房,推动“腾笼换鸟”,提升综合效益。

二、深化改革,促政府职能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提倡并实行“一栋楼办公”,提出“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要求,这是探索政府职能转变,狠抓作风建设、促进服务质量提升、方便人民群众办事的一次重要尝试,受到了各方好评。我们要积极传承“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认真贯彻落实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深化各领域改革,为发展添动力。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重点领域、关键节点,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提升“自己‘批’网上‘办’”“互联网+政务服务”审批新模式,突出“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集成改革,推行“好差评”奖惩机制,打造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二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区属国企整合重组,健全薪酬激励、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突出主场主业,通过资产收购、股权置换、战略合作等方式,实现增值保值。三是深化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发挥秀屿民资优势,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落实“品质莆商提升工程”“莆商青蓝接力工程”“莆商回归工程”,弘扬莆商精神,壮大民营经济规模,持续厚植藏富于民、致富为民的社会风气,争创民营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城市先行区。

三、牢记宗旨,促民生事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推进“生态福建”建设,治理“餐桌污染”、治理闽江污染、实施“菜篮子”工程,只要是有利于民生的事项,他都认真抓好,这些都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为民情怀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我们要学习和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情暖民心的赤诚情怀,抓民生发展,围绕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积极保障“底线民生、质量民生、和谐民生”,始终以人民为中心,顺应群众美好生活期盼,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努力为老百姓创造更高品质生活。一是全覆盖兜紧“底线民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深化全民参保行动,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网络。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让老百姓住有所居。二是全领域提优“质量民生”。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着眼“学有优教”,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着眼“病有良医”,全面建设健康秀屿;着眼“老有颐养”,推动建设长寿秀屿;着眼“乐有惠享”,积极建设文化强区;着眼“游有胜地”,打响“五彩秀屿”旅游品牌。三是全方位护航“和谐民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平安秀屿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网格+”社会治理、“综治+”综合执法,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排查预警稳控,提升突发应急能力,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加强危化品等领域安全生产,确保社会安定稳定。

秀屿要闻
产业经济
乡镇、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