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区市场监管局于2019年起推行“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注册窗口连续2年荣获“红旗窗口”称号。今年以来,全区共新增市场主体12206户;新增注册商标4386件,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民生和发展是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的新使命。秀屿区市场监管局成立2年多以来,始终把保障民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统筹做好优化营商环境、质量强区、标准引领和商标品牌培育工作,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区共新增市场主体12206户,其中新增内资企业1195户,同比增长16.58%,新增个体工商户11007户,同比增长108%。 坚持学用结合 优化市场秩序 重温入党誓词、共唱一首红歌、观看红色电影……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秀屿区市场监管局聚焦重点学习任务,丰富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 该局紧贴职能任务和工作实际,采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关学习、支部学习、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狠抓学习内容的落实。坚持学用结合,推进学习入脑入心,求实效,见行动。 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政府部门,该局探索开展具有市场监管特色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该局精简流程压缩开办时限,在全市试行乙类非处方药零售企业经营告知承诺制等,审批时限由6天压缩成当天办结,商事主体注册登记再提速。 加大向民营企业融资“输血”力度,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今年以来,该局通过办理股权出质登记、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8件,助企融资9.8亿元。 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该局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结合“点题整治”工作,重点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包括开展食品生产环节“两超一非”整治、规范校外培训、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儿童化妆品非法添加问题治理、 “天价茶”整治等专项行动,依托12315投诉举报渠道、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执法督查、抽检等方式,深挖案件线索,净化市场经营环境,营造公平公正竞争秩序。 创新服务举措 优化营商环境 前不久,秀屿区智慧园区实业有限公司经办人来到区市场监管局注册窗口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由于其变更后的经营范围含有“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根据有关文件要求,需提交金融部门同意。工作人员主动为其联系金融部门。当天下午,该经办人便顺利办结变更登记。 ![]() 面对群众的需求,窗口工作人员改“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改“不是我办”为“告知谁办”,这是该局践行“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的缩影。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最多跑一趟”改革,该局于2019年起推行“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为我市首创。实行该机制后,面对前来办事的群众、企业,该局明确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只说“行”,不说“不行”;只说“在哪办、怎么办”,不说“办不了、不能办”;只设路标,不设路障。特别是对法律法规未予明确的事项,窗口工作人员也不得直接予以否决,而应遵循快速便捷的沟通回复机制,尽早予以答复,尽快予以办结。 据介绍,“窗口无否决权”是对“一次性告知”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不仅可有效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还可更好地解决办事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提高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 该局注册审批股负责人吴静表示,此举让窗口工作人员站在申请人的立场上,换位思考,对申请人提出的需求诉求进行分析,不随意行使否决权,为申请“指好路”,一次性告知材料清单,想方设法减少申请人跑窗口的次数,杜绝让申请人“来回跑、往返跑”。 得益于实施这一创新机制,该局注册窗口连续2年荣获“红旗窗口”称号。今年6月份起,市行政服务中心在全市各级行政(便民)服务中心推行“窗口无否决权”工作机制。 创新服务举措,为企业减轻负担,为市场添活力。2019年以来,该局先后推出8项创新服务举措,包括协助市数字办开发全国首个平台经济掌上集群服务系统、在全市率先实现市场监管审批业务入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率先试行食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率先推行食品药品审批权限下放等,既服务“顶天立地”大项目,又有服务“遍地开花”个体户。 以服务企业发展为目标,该局积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健全商标梯次培育机制,对已注册商标按行业、区域进行分类梳理,开展分类指导和定向精准帮扶。对辖区名优特产品进行收集、整理,深入挖掘、逐步建立健全地理标志资源库。今年以来,共新增注册商标4386件,增幅位居全市第一;辖区现有注册商标总量达24487件,居全市第二。 该局注重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企业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以标准提升质量,全区标准化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近日,第十批省级农业农村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名单公布,该局组织申报的3个项目获批立项,占该批次全市立项项目的75%。 聚焦民生关切 守住安全底线 “多亏了12315工作人员的调解,不然我这新房的装修要一拖再拖。”昨日,家住东峤镇田柄村的林某提起此前自己遇到的消费纠纷,感慨说道。 原来此前在装修过程中,林某与商家就装修材料单价存在争议,由于没签合同,双方各执一词,导致无法施工。最终,在该局12315投诉举报服务台和东峤市场监管所的帮助下,双方达成协议。 今年,围绕“提振消费、从心开始”消费维权年主题,秀屿区市场监管局聚焦消费者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各项消费维权行动,大力整治各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违法行为,有力提升消费维权效能。 线上线下投诉举报渠道进一步畅通。该局做好12315和12345双线并行接诉工作,全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另外,依托全国12315平台,大力推进消费纠纷在线和解(ODR)机制建设,指导全区5家ODR企业落实工作职责,线上解答消费者咨询诉求,当场受理和解决消费纠纷,实现经营者与消费者消费纠纷不出门、不出店自主化解,促进消费维权社会共治。 测温、亮码、佩戴口罩……在各人员密集场所,这些已成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区市场监管局在抓防控措施落实、发挥药店“哨点”作用、进口冷链食品监管等方面下功夫,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据介绍,7月30日起,该局启动应急指挥体系,成立4个督导工作组,对全区79家药店进行全覆盖督导检查,督促全区零售药店做好非医保购买“一退两抗”(退热药品、抗病毒药品、抗菌药品)的实名信息登记工作。 ![]() 在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方面,重点加强对冷库、商场超市、餐饮经营单位等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检查力度。发挥集中监管仓作用,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全检测、全消毒、全追溯管理,进口冷链食品专区(库)存放、专区(柜)销售,严禁销售无“四证”(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证明、货物消毒证明、追溯凭证)的进口冷链食品。同时,每日监测进口冷链食品新增等变化情况,实时更新监管数据,实现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该局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新征程上,秀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积极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创新服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在市场监管领域的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