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海”的前世今生
2021-07-21 11:17:00 林煌柏 刘金通 来源:  责任编辑:林思宇  

来到土海,人们会看到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宽阔的水面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芦苇丛里聚集着许多白鹭,时而展翅高飞,时而低空掠过水面

……土海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地。

“土海”由来

“国清塘”因泥沙较多,水塔面积广大,故俗称“土海”。《新唐书》载:西一里有诸泉塘,南五里有沥浔塘,西南二里有永丰塘,南二十里有横塘,东北四十里有颉洋塘,东南二十里有国清塘;《八闽通志》载:国清塘在县东南景德里。唐贞观元年置。《兴化府志》(明代周瑛、黄仲昭著)载:国清塘一名姑青塘。《唐书》云,周回三十里。溉田五百顷。宋志云,塘有三十六股,今深六丈,阔五十丈,为斗门一,水办桥一,沟一,溉田七十顷五十亩。上六塘自木兰陂成后,惟留国清塘,以备大旱陂力所不及者,其余皆废为田。《协应庙记》(南宋诗人刘克庄作)载:昔未有陂,所恃六塘,朝满夕除,农家病之。至是陂水沛然,遂干五塘,仅留国清一塘以助陂。《李长者传》(高宗绍兴五年进士、吏部尚书林大鼐作)载:唯国清一塘,以备大旱。至元总管郭朶儿(元代兴化路总管),并将国清塘亦废为田矣。

 “玄武门兵变”之后,李世民当上了唐朝第二代皇帝,年号为“贞观”,他亲历隋末农民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登基后重视休养生息,采取抚民政策,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莆田发动群众修建几个大水塘,围垦造田。《福建水利志》载:唐贞观元年(627)县东南景德里,凿国清塘,以溉农田;它利用木兰溪支流扩建而成,工程量巨大,直至唐贞观五年(631),土海始建成,迄今已有1390年的历史。1961年9月12-28日,莆田暴雨成灾,灾情严重。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叶飞同志到莆田视察灾情,路过土海时说:“土海是福建省最大的平地水库。”他充分肯定土海在泄洪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土海”功能

长期以来,土海作为水利设施造福于莆田人民,主要功能是蓄水灌田、防旱等。平常人们利用戽桶、吊桶等简单工具从塘内取水,或拉沟引水,用于灌溉农田。干旱时,土海发挥的作用更大,抗旱时只见水量减少,未见其枯。由于土海连接木兰溪的一个支流,通过水上航运可使笏石通往离莆田、涵江不远的岳公、桥兜,水路替代旱路,大大改善了交通条件(早时走旱路仅靠步行),有力促进了笏石集镇的崛起和发展。明代,笏石一带的集镇不在笏石,主要在马安、丙店、店头等地。为了拓宽商品的进货渠道,这些地方的人们开凿水沟通往土海,开辟水上运输,至今这一带仍有沟里、沟外之说,可见一斑。笏石集镇形成以后,曾有一段日子开通至岳公桥兜的汽船运输,乘坐小汽船路过土海时,但见塘面广大,人们顿觉视野开阔,颇有点江南水乡、心旷神怡之感。

土海除了蓄水灌田、水上运输功能外,还有另一个功能----淡水养鱼。1956年,塘内主要养殖白鲢、江鲢、青鱼、草鱼四大家鱼,鱼苗由晋江专署水产养殖场的下属单位涵江铁灶鱼苗场供应。土海养鱼的场每年捕捞量在1000担左右。据说土海出产的凤尾鱼(形如小带鱼、鱼刺多而细,当地人称为“刺话”),质嫩味美,堪称一绝。至今,土海周围五十岁以上的民众一提起凤尾鱼,都对它的美味赞不绝口。更为重要的是,土海在蓄水、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的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蓄洪防涝,防止土壤沙化,湿润空气,净化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贤颂“土海”

国清塘是古代名人志士、文人墨客的神往之处,为莆田的一大景观。理学大师“南夫子”林光朝等触景生情,吟诗作赋,描绘出国清塘的秀丽飘逸,渔歌对唱的迷人景色。

城山国清塘

宋●林光朝

独龙醉倒不开眼,遮空万里云张伞。

小舟塘外月溶溶,渔歌忽断荷花风。

倚岩僧舍扃深户,我来跋涉拳肩股。

喘停更促短筇上,怪石周遭卧万鼓。

况是秋风到此山,惟有孤鸿时往返。

劳劳百年共缠缚,不似青山长自闲。

古人古人嗟已远,长歌商颂归来晚。

林光朝,(1114一1178),字谦之,号艾轩,宋兴化军莆田人,郑侠之婿。宋孝宗兴元年(1163)及进士第,调袁州司户参车,知永福县。淳熙元年(1174),改广南东路。二年,因督捕茶寇有劳,召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四年,为孝宗讲解《中庸》称善,除中书舍人。因封还谢廓然迁殿中侍御史词头,出知婺州,引疾奉祠。谥文节。有《艾轩集》九卷。

城山国清塘

宋●李亭山

平田一水自萦回,喜见兹塘亦壮哉!

夏潦久收犹浩渺,壶山近看更崔嵬。

刺船葑蓼中边去,唤月烟岚外面来。

见说艾轩诗句好,不逢墨迹重徘徊。

李亭山,名丑父,号亭山,宋端平二年(1235)进士,有《亭山集》。

游国清塘

宋●郑耕老

涌金门外尽菰蒲,四月行人客上都。

六月国清塘上望,依稀身更在西湖。

郑耕老(1108-1172)。字谷城。莆田城南人。少负才学。宋绍兴十五年乙丑科(1145)进士。调明州教授。后擢为国子监主簿。添差福建安抚司机宜文字。在木兰陂上筑书堂讲学,一时名士,多从之游。

和夏日国清塘泛舟

宋●郑伯玉

三篙摇漾采帆轻,胜赏宁辞远郡城。

水满人如天上坐,波澄舟在镜中行。

都无暑气侵衣袖,时有荷香入酒觥。

野老岸头争拥看,知公威齐不喧惊。

湖光渺渺漾轻舟,节近清明水木幽。

尽是海风吹酒面,有时柳絮惹人头。

云间列岫晴如画,野外新桑润似油。

老叟更嗟辜好景,青春不得从公游。

郑伯玉,字宝臣,莆田后埭(城厢区胜利街)人,郑露之后裔。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改大理司直,充抚州观察推官。擢殿中侍御史。有诗三百馀篇,名《锦囊集》,时人以与陈琪、方孝能诗类为一集,号“乌山三贤”。

濯缨亭

清●陈池养

群山环绕泽亦潴,钟秀山泽钦师儒。

艾轩讲学为莆倡,国清之塘成名区。

人居金山来城山,平湖系揖频往返。

横经蒲弄一席地,论德松隐山岩间。

当时紫阳闻风至,尤爱于渊饶理致。

况复澜回木兰陂,更得影倒壶公翠。

扬清激浊留古迹,惟觉天高海阔遥峰青。

陈池养(1788-1859),字子龙,号春溟,晚号莆阳逸叟,莆田城内后塘人。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以知县分发直隶候补,历署武邑、隆平、平乡、枣强、元氏、河间等县知县和冀、景、深等州知州。陈池养在任时,“夺富户,补贫户,而免富户杂派”,百姓感激。参与修《福建通志》,著有《莆阳水利志》等。

保护开发 “土海”

土海湿地公园是莆田市第一个湿地公园,地势较平坦,水面高程在2.0—2.5米(黄零)之间,属木兰溪的南洋水体。建设部生态专家多次到现场考察,规划中的土海城市湿地公园由东向西约3.2公里,南北为2.1公里,南至环城北路,北接登加头,东邻涵港路,西毗莆港路。公园共分三期建设,总面积2640亩,其中水域面积1357亩。其中一期湿地游览区765亩(其中195亩建设综合游乐场);二期湿地过渡区825亩;三期湿地核心保护区1050亩。

保护土海,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美丽的家园,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土海悠悠千余载,造福了一代又一代人。土海湿地公园作为秀屿区一大旅游资源,为莆田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秀屿要闻
产业经济
乡镇、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