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党史故事 | 邓子恢在外坑
2021-04-22 16:31:48  来源: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责任编辑:林思宇  

1930年夏,邓子恢、张鼎丞等根据闽西革命斗争的实际,大力贯彻毛泽东的战略方针,为此被立三“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排挤离开闽西,被作为省委巡视员调到闽中。

邓子恢(化名老李)来到莆田时,正是晚熟“龙眼”上市的时候。那时,他约30岁开外,中等身材,着黑色对襟短衣,眼眶深陷,双眼炯炯有神,虽因旅途疲乏,却仍具有引人注目的神采。一到这里,他就在三十六乡的中和寺主持召开莆田党团扩大会议,县委书记王于洁,委员陈天章、郭寿銮、王纪修、蒋声等10余人;共青团县委7人,共20余人参加。会上,邓子恢传达了省委指示及闽西土地革命经验,分析了莆田革命斗争的形势。他说,红军游击队不仅要帮助农民解决土地问题,而且还要选择群众基本较好、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建立革命根据地,成立苏维埃政府。会议在讨论革命根据地选址时,陈天章认为外坑地处莆田县东北部偏僻山区,地理位置好,而且农民群众生活贫穷,易于发动,具备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条件,建议到那里进行苏维埃运动的试点工作。邓子恢和其他与会同志采纳了陈天章的建议,决定红军游击队向外坑开进。

就在红军游击队即将往外坑转移前夕,红207团在澳柄被国民党海军陆战队一个营包围。是日拂晓,浓雾笼罩,红军岗哨发现较晚,来不及开枪告警,结果吃了败仗,队员牺牲了6人,团长黄琬被捕牺牲。随后,杨伟被任命为红207团团长,陈天章仍任政委,队伍共有百余人,枪近百支。

10月间,红军游击队从下茅到上茅,采取波浪式推进方式,由澳柄据点转移至外坑乡活动。到外坑后,中共莆属特委宣告成立,由邓子恢任特委书记。与此同时,将红军207团改编为福建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由张威任支队长、王于洁任政委、陈天章任政治部主任、汤军任教导队队长。因张威、汤军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由他们负责支队的军事训练。他们讲解一些军事常识,也讲解毛泽东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决以及波浪式推进方式的战术。

红军游击队在外坑大力发动群众,宣传分田废债,组织赤卫队,打击土豪劣绅,发展红军队伍。12月上旬,莆属特委在外坑宣德宫召开100多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宣布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开始后,先由邓子恢作报告,他号召贫穷的父老乡亲们团结起来,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建立属于农民群众自己的苏维埃政权。他的讲话由陈天章翻译。接着大会选举产生了乡苏维埃政府成员,马备为政府主席,蔡扬、蔡钵为赤卫队正、副队长,蔡珠、陈正斜为妇女会正、副主席。随后,陈天章、马备带头将地主的地契当场烧掉。

外坑乡苏维埃政权诞生后,被国民党反动当局视为眼中钉。没过几天,国民党海军陆战队林寿国部即派张权、方东明、严昌等3个连及范少京、戴光宗的民团常备队向外坑乡苏维埃政府驻地霞瑶村进攻。邓子恢得到报告,就利用外坑和霞瑶互为犄角、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指挥红军游击队由外坑侧击,敌人知道红军有备,便慌忙退去。

在失败国民党“围剿”之后,邓子恢与特委其他领导人商量,决定有计划地向外发展,扩大苏区范围,拟先在周边打击地主势力,组织农民群众。几天后,红军除留下部分人员守卫外坑、霞瑶外,大部分开往梅洋斗争经售鸦片、无恶不作的地霸江六九蕊。根据群众的要求,即将其他处死。

在梅洋打杀江六九蕊的消息传开后,外坑、霞瑶附近乡村纷纷派人到外坑来找党组织和红军,要求到他们那里去。为了满足群众的要求,党组织派人分头到各乡宣传,发动农民组织农会,发动群众斗争土豪,并分稻谷和财产给贫苦农民。尔后,群众亦开始武装,以保卫胜利果实。

12月26日晚上,陈天章不慎被内奸马某诱骗,率红军游击队七八十人到三里外的地处盆地的芦尾村斗争恶霸。第二天上午,当游击队在斗争恶霸时,遭到反动武装1000多人的包围。敌人从四面八方开枪射击,又纵火烧山。在此危急关头,红军游击队与敌人展开肉搏战,不幸当场战死37人,陈天章、汤军等人被捕。

当反动军队围攻芦尾村之时,留守在霞瑶特委机关的只有邓子恢、蒋声等数人。在中午时分,突然听到芦尾村方向枪声大作、火光冲天后,邓子恢立即派人去侦察,并传令马备率留守红军游击队和赤卫队火速前往支援。掌握情况后,邓子恢认为敌众我寡,红军游击队人能在霞瑶寨死死拒守,要尽力保存革命武装。于是他当机立断,令游击队和赤卫队利用黑夜机会撤到外坑去,由马备领路到外坑乡的溪底隐蔽歇夜。第二天,天刚破晓,红军游击队刚准备出发,突然发现敌兵已出现在我们隐蔽的附近。狡猾的敌兵冒充红军游击队在山顶上叫喊,说他们是从芦尾村突围出来的游击队。马备被敌人给迷惑了,不顾大家的劝阻,冲到山谷底去回话。这样一来,隐蔽地被敌人发现了。一阵密集的排枪向马备站立的地方扫射过来,在回跑途中,跟马备一道出去的一名赤卫队不幸牺牲。

邓子恢此时显得特别冷静,他判断敌人并不知道我们兵力虚实,不敢马上冲过来,完全有把握安全撤离。于是他命令大家立即往后面山岭撤走。脱险后,邓子恢由游击队员护送,从广业到沁后地下交通站省三小学暂住。居住几天后,即由福清转移到福州,然后转赴连江和福安巡视工作。

秀屿要闻
产业经济
乡镇、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