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立柱、安装护栏板、张贴弯头反光纸……在国道356线忠门路段,养路工人正安装人行横道波型防护栏,修复人行横道损毁设施,现场施工紧张有序。这是秀屿公路分局以“学党史,办实事”活动为重要抓手,持之以恒完善提升公路沿线安全设施,全力以赴保障公众安全出行的缩影之一。 据交警部门反映,国道356线北岸辖区忠门琼山至山亭西埔路口路段沿线村庄密集、交叉路口众多,沿线人行横道绿化带上的隔离桩因人为破坏,造成间隙过大,车辆随意横穿,且主干道车速快,近年来发生多起交通事故。其中因有的摩托车、三轮车驾驶人贪图方便,不愿绕道掉头,在绿化带处随意横穿,车速过快,导致冲撞主干道来往车辆的事故发生率为最高。 为此,秀屿公路分局依托“学党史,办实事”活动,把“让群众满意”转化为内生动力,多次联合北岸交警大队对沿线人行横道安全设施现状进行排查,共商可行方案,共整治人行横道安全隐患7处,修整更新波型防护栏100余米,增设弯头10个,累计投资3万余元。 修整后的人行横道绿化带通道由原来的“一”字型(即通道两侧开口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呈对称状)调整成“Z”字型(即通道用防护栏围起来,两侧各开一个口,首尾错开分布)。车辆在经过Z型通道过程中自然减速,这对过快车速有效起缓冲作用,极大降低了车辆失控越过中线冲撞对面车辆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在近期该局的回访过程中,Z型防护栏的安装、使用均得到交警部门及沿线群众的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