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秋,黄国璋从中共福建省委机关调任江西上饶中心县委书记。1941年2月,国民党顽固派成立了“闽浙赣边区剿匪指挥部”,对福建省委机关所在地崇安等闽北地区发动了第一次军事围攻。3月,省委机关从崇安坑口村头山迁移到江西上饶,建立了隐蔽的根据地。黄国璋的任务是负责了解外面的情况,保卫省委机关,组织运送米、油、盐一类的生活必需品。 那时候,山上有部电台,黄每天都可以收听新华社的电讯。4月下旬的一天,省委书记曾镜冰赶下山来找黄谈话。他说:“从电台收听到的消息得知,4月19日,日本侵略军2000多人,在海、空军的掩护下,从连江、长乐附近沿海登陆,占领了连江、长乐、福清等县城;21日占领了福州。”然后,他分析了日军占领福州等地后的形势说:“现在福州和闽中沿海地区已由国民党统治区变为日本的占领区,因此,闽中党组织要适应这一变化,要从原来对国民党统治区所采取的隐蔽方针,转变为广泛发动群众,武装起来抗击日军的方针。”他接着说:“你熟悉闽中地区的情况,回去最适合。省委决定由你担任闽南(即闽中)军事特派员,立即南下闽中领导抗日;省委还决定林兆荣随你去,你身边带个军事干部也好。以后如有条件,我们还会派人下去。你一定要保证安全到达闽中,找到李铁、苏华等同志。”当即,黄无条件地接受了省委的命令。 随后,他们研究了如何抗日的问题。曾镜冰说:“你熟悉情况,这是有利条件。闽中这个地方,前几年搞了抗日救亡运动,工作有基础。一旦日军入侵,都有抗日的准备。你下去的任务,就是要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各阶层的力量都动员起来抗日,要在沦陷区把党领导的分散的游击队组织起来,以他们为骨干,发展壮大抗日武装队伍,也可以从非沦陷区组织武装力量,到沦陷区去打游击;还要在沦陷区恢复党的组织,建立抗日据点,积极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曾镜冰又说:“要同刘润世取得联系,他的号召力更大。”曾镜冰还谈到抗日游击战争要加强党的领导问题。他说:“现在实行特派员制,李铁是闽南(即闽中)党的特派员,负责党的工作。你是军事特派员,负责打日本,也要管党的工作,要管游击队中党的组织。”最后,曾镜冰还给了黄一些黄金作为活动经费。过了三天,林兆荣下来了,他们就准备启程。 那时候,上饶地区的大乡村、城镇、车站都有国民党宪兵,从江西到福建的每一辆汽车都有国民党宪兵押送。闽北崇安更是驻满了国民党的军队。他们要离开山头到大乡村、到城镇,都得乘火车、汽车,才能转到福建,沿途要通过国民党军的一道道封锁线,是很不容易的。刚好,前年黄从闽中调到省委机关时,拿了陈亨源给的一张福清县医师公会的通行证和几张空白信笺。于是,他们找了一个会刻印的基本群众,让他模仿通行证的印样,刻了个假印,盖在信笺上,解决了通行问题。但这样一来,他们就变成了医生。好在黄过去在游击队里学过医,中医西医都有接触。这样黄就装扮成医生,林兆荣扮作医院的勤杂工。黄有一套旧西装,适合医生穿;又从机关干部中搞到一套旧中山装给林兆荣穿,勉强凑合。 一切准备妥当后,他们两人于4月底离开黄龙岩,由当地党支部选派的一位老交通员带路。他们走了3天,进入上饶县的一个大乡村,当晚住进一家饭店。带路的交通员与店老板夫妇很熟悉,向老板介绍了黄的情况。老板听说他们是医生,是从沦陷区跑出来的,很同情,待他们很客气,请他们吃饭。但在这村里住着国民党宪兵的一个新兵连,他们事先不知道,没有防备。就在他们吃完晚饭准备休息的时候,突然闯进了10余个宪兵问老板,说:“他们两个人是从哪里来?干什么?”老板说:“是医生,过路投宿的。”接着宪兵直接问黄,黄出示通行证,说:“我们是从沦陷区跑出来的,想在这里找个安全的地方,把医院搬来,我们是打前站的,后面还有医生陆续要过来。”就在这时候,有个宪兵大叫“哎哟,肚子痛!”黄知道这是在考他。黄给他看“病”后对他说:“你没有病痛。”他说,“是阵痛。”黄说:“你真有痛感,针灸一下会好的。”他怕针灸,要黄开药。黄开了处方,叫他回宪兵队拿药。他们抓不到什么把柄,又不放过他们,说:“明天来带你们去电话局打长途电话给你们医院,证实你们的身份后才能放行。”黄满口答应,他们连通行证都不拿就走了。老板夫妇也以为没事了,劝他们早点休息。黄把门关好,就对林兆荣和交通员说:“明天决不能宪兵去电话局,去了会上当的。”他们决定连夜离开饭店,往回走,但要与老板说清楚。后来,黄与交通员找老板夫妇做工作,教他们明天怎样应付宪兵的盘查。黄还送给他们一些金子,以防万一被抓去,也好托人说情保一保。老板夫妇同意了,连夜带他们从饭店后门走出去,过了一条小河,老板就回去了。 他们3人连夜跑步回来,天亮到达一个交通站,又跑了一天回到出发地点。因为太累了,黄只好写张条子派人上山请曾镜冰下来。见面后,黄向曾镜冰报告路上发生的情况。他听了非常焦急地说:“现在下面急着要你去,你无论如何要去。”黄提出:“让我一个人去。”他问:“一个人怎么走,有没有把握?”黄说:“原来那条路不能走了,通行证也不能用了。只有一条路,就是从上饶走山路到铅山,再到车盘,从那里乘车到福建。”他说:“汽车上有宪兵押送,不安全。”黄说:“车盘车站站长跟我很熟,能帮助我上车,前几年我在建阳汽车工人中开展工作时学会了开汽车,也学过修理汽车,我可以当司机的助手。”曾镜冰同意了。于是,省委机关帮黄找到一套类似驾驶员穿的衣服,并派一位交通员带黄。他们重新从黄龙岩出发,走了两天两夜山路,到了铅山左丰美的家。左丰美的父母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第二天天未亮,黄就来到车盘车站,找到了站长,说明他急于回福州,要他设法送黄回去。站长说:“现在每一班车都有两个宪兵,查得很严,你没有通行证,怕是通不过。”黄说:“只要你肯帮助,等会儿汽车来了,你先同驾驶员讲好,说我是助手,跟汽车去崇安。”站长答应了。随即,黄就从站里出来,提一桶汽油给汽车加油,加完油黄就坐上车。很凑巧,这部汽车的驾驶员是黄熟悉的基本群众,黄要求他配合,让车在路上抛锚,假装修理车子以拖延时间。驾驶员表示愿意听黄指挥。一路上他们配合得很好。本来车子下午两点左右可以到崇安,结果拖到晚上10点才到站,这样可以避开检查。因为汽车误点,旅客急于回家,争先恐后下车,宪兵也懒得进行检查。而黄在汽车到站后就提着汽油桶下车,并到驾驶员指定的地方等候,应邀到他家做客、住宿。后来,又通过他找到一个从崇安到建阳的当班驾驶员。在他的帮助下,黄顺利到达建阳,第二天又转到建瓯。在建瓯找到了一个名叫郭拨英的,是黄在莆田读书时的同学,也是林汝楠发展的基本群众,正在建瓯县教育科当督学。黄告诉他:“今晚我要在建瓯过夜,请你帮助搞一张到莆田的通行证。”他以县教育科的名义出具证明,证明黄是建瓯县的小学教员,回乡探亲,并介绍黄到一家旅馆住了下来。第二天,黄从建瓯乘车到南平,又从南平乘船到闽清,经闽清六都到达永泰县城。一路上都有宪兵、警察检查来往行人,特别是对从福州方向来的人,查得非常严;而我是“教员”,回家探亲,就顺利通过。离开永泰县城后,黄就到风洛饶云山的家,由饶云山带黄到莆永边闽中特委机关所在地,在那里见到了省委委员苏华和闽中党组织的特派员李铁。这次南下,历时半个月,于5月中旬到达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