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民间素有“送秋”习俗,在中秋时节表达对长辈的感恩与祝福。而在秀屿区,有这样一位志愿者,她将“送秋”蕴含的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融入十年的公益坚持中,为这个传统节日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她就是福建省“三八红旗手”获得者郭素玉。
9月,正值中秋前后,郭素玉比往常更加忙碌。她不仅组织巾帼志愿服务队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更将妈祖文化、文艺服务和健康关怀带到群众身边。十年来,她带领团队开展公益活动262场,累计服务时长1730小时,把“送秋”的感恩之心化为一场场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
“送秋”亦“送暖”,她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实践者。作为妈祖文化传承班班长,郭素玉深知民俗文化凝聚人心的重要性。她将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与“送秋”习俗相结合,组织志愿者在节日期间开展文化宣讲、义演活动,让老年人在团圆氛围中感受社会温暖。 从“孝亲敬老”到“护佑弱小”,她拓展了“送秋”的边界。郭素玉不仅关注老人,也将爱心延伸到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她发起“爱心妈妈”结对帮扶项目,像“送秋”中晚辈关怀长辈那样,持续关爱多名留守儿童。近年来,她累计筹集善款8万余元,用于帮扶妇女儿童,让“送秋”的内涵从家庭孝亲拓展到社会大爱。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她让“送秋”成为集体行动。“送秋本是家事,但郭大姐让它成了我们大家的共同行动。”一位志愿者说道。十年来,郭素玉组建的巾帼志愿服务队已发展至百人规模,影响超过2000人参与公益。她以“送秋”文化为纽带,凝聚起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志愿服务,共同传递爱心。 郭素玉在采访中这样说道:“‘送秋’是咱莆田代代相传的温情古老习俗,它装着故乡的牵挂,递着家门口的暖意。秀屿人骨子里的善良,刚好和公益的初心撞了满怀。我希望更多人能加入进来,像‘送秋’一样,自然而然地融入我们的日常,温暖我们秀屿,让善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她以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这份朴素的心愿化为行动,不仅延续了传统习俗中敬老感恩的文化基因,更以公益实践拓展了“送秋”的情感边界,让古老风俗在新时代焕发出温暖而持久的光芒。 值得一提的是,郭素玉家庭被评为莆田市“最美家庭”,荣誉背后是她对莆田传统美德的当代诠释,展现了妈祖故乡人特有的精神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