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渔俗焕新彩——南日岛拉网捕鱼变身旅游“新宠”
2025-08-24 11:25:00 郭珊珊 傅梅香/文 蔡昊/图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林思宇  

8月19日,秀屿区南日岛燕里湾沙滩热闹非凡,人声鼎沸,渔家号子此起彼伏,宛如一场盛大的海边狂欢。游客与老渔民手挽手,紧紧握住网绳,在“一二、一二”的整齐节奏中合力拉网,将传承百年的传统渔俗化作一场鲜活的旅游体验。这种承载着海岛记忆的古老劳作方式,如今已然成为南日岛生态旅游的新亮点,让都市人在海浪的轻声吟唱中,尽情感受最淳朴的渔家欢乐。

南日岛燕里湾沙滩上,游客们正在拉网捕鱼。

记者在现场看到,渔民首先将一张长达1000多米的“锚张网”一端牢牢固定在沙滩上,随后由渔船牵引,将渔网在海中铺开,形成一个大大的半圆形。接着,渔民与游客分成两队,齐心协力向岸边拉网。

渔民们背后垫着腰垫,将绳索巧妙地套在腰间,手中还握着一个小木块,借助巧劲稳步拉网。记者也忍不住上前尝试,仅拉了几下,手心便传来阵阵疼痛,仿佛置身于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从放网到拉鱼上网,大约需要半个小时,每个人都沉浸其中,人群时不时爆发欢声笑语。

“虽然过程有点辛苦,但真的很有趣。看着渔网慢慢收紧,心里满是收获的喜悦。”来自仙游的游客倪颖灵兴奋地说。

孩子们在体验拉网捕鱼。

这种传统的捕鱼方式,不仅让游客们亲身体验到了渔民的辛勤付出和收获的喜悦,也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感受到了传统渔文化的独特魅力。

拉网捕鱼,不仅仅是一种劳作方式,更是南日岛渔家文化的“活化石”。新中国成立后,下海拉网挣工分成了渔民的主要谋生手段,“海鱼换工分、工分换粮食”的市场行为,深深烙印在海岛的记忆里。在数百年传承中,渔民们用辛勤劳作孕育出独特的渔家文化,至今仍鲜活如初。

“现在,我们不是单纯为了捕鱼,而是让游客感受渔民的生活智慧。”丰裕旅行社项目负责人杨春华介绍,拉网捕鱼有数百年历史,曾是南日岛渔民的谋生手段。过去,渔民们靠着渔网讨海为生,每天要看潮汐、辨季节确定作业时间。随着近海资源的变化,当地巧妙转型,将生产活动转化为特色旅游体验。

南日岛,被誉为莆田市的璀璨明珠,不仅风光旖旎,更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近年来,南日镇不断丰富特色文旅业态,做足“文旅+”文章,大力发展海钓、赶海、研学等旅游新业态,定制个性化的旅游活动,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打造南日特色文旅标签。拉网捕鱼正是这一转型的生动实践,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更让当地渔民尝到了多元化增收的甜头,成为激活海岛文旅经济、助力渔业转型的新亮点。

拉网捕鱼项目负责人陈红仁告诉记者,由于潮汐规律的限制,拉网体验每天一般只能开展两三次,每次收费500元。这种“限量版”的设定反而让项目更具吸引力,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体验项目,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渔家文化传承。

秀屿要闻
产业经济
乡镇、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