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秀屿区笏石街道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从产业振兴、环境提质、服务升级三个维度发力,推动乡村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目前,笏石街道已打造2个乡村振兴试点村、3个“党建+”邻里中心、2个农业产业综合体,落地11个专项补助项目。该街道通过健全城乡融合机制,引导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乡村蝶变,加快勾勒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 激活产业“引擎” 7月14日,笏石街道苏塘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与40户农民签订42亩土地流转协议,计划打造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项目,进一步推动土地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 笏石街道指导苏塘村流转土地,打造产业振兴示范点。 土地流转是提高农业经营收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早在2019年,苏塘村率先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首批流转田地125亩,以每亩900元的年租交付农业企业,实施代耕代种,盘活土地资源。此举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还为当地带来近百个就业岗位。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赢”,模式创新让产业之路越走越宽。在笏石街道的指导下,苏塘村探索建立“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并以“党支部+龙头企业+乡村CEO”的管理机制,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村集体、村民双增收。2023年,该村实现全市首家股份经济合作社普惠分红。截至目前,累计分红2期共38.56万元,让村民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产业振兴是关键。笏石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以农民增收和村集体创收为鲜明导向,积极探索抱团发展、“一村一品”等多元发展模式,不断丰富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业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秀山村的豆皮香飘四方,下郑村的草竹编远销各地,来垞村的线面技艺传承百年,珠坑村的竹编产品推陈出新……笏石街道通过逐村排查研判,对成熟产业重点扶持做强,对起步项目做好“传帮带”,组织村干部实地学习苏塘村、温东村经验,推动“一村一品”遍地开花。预计今年该街道2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收入村达7个,50万元以上村2个,收入规模呈逐年攀升态势。 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该街道推行“政校企合作、一二三融合、产学研互动”新模式,与福建农林大学、秀屿区乡村振兴研究院等建立合作机制,着力培育优质产业项目。2022年5月,区乡村振兴研究院入驻笏石街道五四农场。通过前期土地平整、开发,五四农场已建成旱地作物科技示范基地。笏石街道紧抓这一得天独厚资源,积极对接科技特派员队伍,科学指导农业企业、农户播种优质种苗,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人才支持。 擦亮环境“底色” 前不久,笏石街道组织人员集中整治土海湿地公园内非法养殖行为,进一步加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规范水域养殖管理秩序。 土海湿地公园是当地群众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然而非法养殖不仅破坏水质,还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工作人员对非法设置的养殖设施进行细致排查与拆除,并借助工具清理养殖网具等物品,恢复水域自然生态面貌。 笏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强水域常态化巡查力度,对非法养殖行为“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清理一起。同时,通过宣传引导,增强周边群众生态保护意识,鼓励公众参与水域环境监督,共同维护土海水域及街道整体生态环境。 从点上整治到全域提升,生态治理的触角不断延伸。结合木兰溪流域治理工作,该街道持续开展河道清淤、垃圾打捞、水浮莲清理,让“河畅岸绿”成为常态。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立足各村(社区)实际,该街道加强评估和审核,指导各村(社区)因地制宜开展“五个美丽”创建任务,制定阶段性分解任务和时间节点,定期收集实况,加大监督力度,层层推进创建流程;指导各村通过整治环境卫生、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文明乡风等方面,推进“五个美丽”建设。去年,该街道完成50户美丽乡村庭院、28个美丽乡村微景观、3个美丽乡村小公园、1片美丽田园的创建目标。 该街道注重健全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完善环境卫生治理和考评方案,进一步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庄美化等各项工作。其中,在清理村庄生活生产垃圾方面,该街道建立“户分类、村收集、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动村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实现“分类投运、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完善垃圾处理设施,配足保洁人员,保证资金投入,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加快村庄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常态化建设。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街道财政专项用于村庄清洁行动资金达883万元;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教育642场次;在全区第一季度环境卫生督导考评中位列第二。道路洁化、乡村亮化、环境绿化、村貌美化,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升级服务“温度” 6月27日,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笏石街道组织笏立鞋业、廷锋鞋业等企业联合开展消防应急演练,让员工熟练掌握灭火、逃生技能,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笏石街道岐厝村承办关爱职工子女暑托 班,向企业员工子女免费开放。 7月8日,由秀屿区总工会主办、笏石街道岐厝村承办的关爱职工子女暑托班在该村“党建+”邻里中心开班,向当地企业员工子女免费开放,解决员工后顾之忧。 笏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整体迁入区级政务服务大厅,将社保、民政等66项基层事项纳入区级平台统一办理,群众在同一个大厅即可办结“跨层级”事项,实现“进一扇门、办多件事”。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暖民心。聚焦群众与企业需求,笏石街道通过精准服务、机制创新,让便民利企的春风吹遍乡村角落。 聚焦群众所急所盼,该街道结合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在28个村(社区)成立调委会,探索“身边小事楼门议、群众诉求客厅议、难解问题吹哨议”的“三议工作法”,通过调解室、商会联动化解矛盾。开展“运用‘全市一张图’推动基层治理创新评比”活动,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推动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难题高效解决。 文化赋能与民生保障同步推进,让乡村更有活力。该街道依托党建微信群、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传播文明新风,通过举办“四季村晚”、协办全省“村BA”篮球联赛等,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该街道持续保障脱贫户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修建农村幸福院、乡村公厕、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补齐社会保障短板,让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眼下,全市正开展“片区化”跨村联建推进木兰溪全流域共同富裕,计划打造60个乡村振兴共富示范片区,其中涉及笏石街道的有2个片区。借此东风,笏石街道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暨基层社会治理现场会精神,以“理论共学、组织共建、产业共兴、资源共享、片区共治、文明共创”为路径,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家园画卷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