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故开新释放活力——秀屿区多措并举推进国企改革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07-04 20:41:00 林英 林伟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何雨晴  

全市首座深海智慧渔旅养殖平台“闽投秀屿一号”落户南日岛东岱湾海域,鲍鱼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实现全面封顶,新秀上和居房产开发项目开始销售并已达成初步团购促销协议……一批重点项目不断传来好消息,其背后是秀屿区国企创新改革、茁壮成长的发展历程与生动实践。

鲍鱼科技产业园一期全面封顶。

近年来,秀屿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决策部署,全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规范国资国企监管,经过多年深化国企改革转型,区属国企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眼下,在秀屿区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国企改革的浪潮奔涌向前,激荡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绚丽浪花。

优化布局 构建发展新架构

6月3日,秀屿区召开国企改革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企改革有关精神,落实省、市国资委工作要求,听取各集团近期工作开展情况汇报,部署安排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秀屿区的国企改革之路,是一条充满智慧与勇气的探索之路。早在2017年,秀屿区便在全市率先谋划国企改革,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2022年底,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拉开,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改革方案应运而生。《秀屿区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秀屿区集团公司权属企业股权整合优化实施方案》等文件的出台,为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对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整合、产业功能定位、国资监管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科学规划部署。

以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遵循,秀屿区持续发力,推动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通过清产核资,摸清资产家底,优化资源配置,清理低效劣质企业,压缩企业管理层级,将51家企业整合成29家,企业管理层级控制在三级以内,基本形成了机构优化、扁平化管理的“一国三秀”为主体的股权架构体系,为国企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后的股权架构焕然一新,“一国三秀”四大集团崭露头角,秀屿区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秀屿区领秀智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秀屿区毓秀经济综合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秀屿区兴秀产业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各司其职、协同共进。

举办专题培训班,提升国企员工综合素质。

聚焦主业主责,秀屿区精心优化调整国企战略定位,实现不同维度组合发力,构建起“4+N”国有资本布局。区国投集团定位为现代化、综合性的集国有资本投资和开发运营于一体的投资平台,区领秀集团定位为城市建设发展运营主体,区毓秀集团定位为海洋经济、文旅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项目开发建设及融资运作平台,区兴秀集团定位为园区基础性市政设施建设与园区经济开发服务商。这一战略布局,推动和规范公司投资向主责主业聚集,持续提升国有企业经营质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强化监管 筑牢发展新根基

国企改革,不仅要改出活力,更要改出规范。整合结束后,如何确保国企高效运转、规范监管,成为摆在区委、区政府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秀屿区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区财政局代表区政府对一级集团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设立区国有资产营运服务中心,承担全区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清查登记、资产处置等服务性工作。局内部设国有资产管理股,具体负责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秀屿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立雄表示,该局积极履行好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企业出资人职责,抓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让企业决策、经营、风险防控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为国企发展筑牢根基。

坚持区财政局党组对秀屿区国资国企的领导,涉及国资国企重大事项均通过区财政局党组研究确定。按照党章、公司法要求,区财政局督促指导国企把党建工作纳入公司章程,推动区国投集团成立党委,区领秀集团、毓秀集团、兴秀集团成立党支部,推进国企党组织和国企董事会、经理层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员董事长原则上兼任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进一步捋顺国企党组织隶属关系。同时,推动“国企党委前置研究”制度落实见效,把党的领导融入国企治理机构的各个层面,发挥国企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治理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秀屿区依据新公司法有关规定,在全市率先探索一级集团公司董事会中外部董事按占半数以上比例进行配备,取消一级集团公司监事会,在董事会中成立以外部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履行监事会职责,目前正在优化调整建议方案。

在做好国资监管工作方面,秀屿区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提升,研究出台一系列覆盖人、财、物、事等各个领域的科学有效的监管制度,不断提升对出资企业的监管能力和水平。

围绕提升国资监管效率和效能,秀屿区财政局积极对接市数字集团,引进并建立国企国有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形成以区国资中心统筹管理调度、“一国三秀”及权属企业为资产产权主体责任单位的“1+4+N”的资产监管模式。

截至目前,秀屿区已构建产权管理模块并开始试运行,下一步将指导企业持续完善资产数据,确保信息准确,为国资监管插上科技的翅膀。

彰显作为 书写发展新篇章

7月1日,莆田市双龙首饰有限公司与秀屿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将双龙珠宝智造中心项目落户上塘银饰标准化厂房,成为首家入驻企业。这标志着上塘珠宝城产业载体建设与运营取得关键突破,为银饰珠宝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彰显改革后国企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担当作为。

上塘银饰标准化厂房项目由秀屿区兴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总投资2.3亿元,总建筑面积达8.8万平方米,规划建设8栋现代化工业厂房。该项目于去年9月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目前,招商选房工作正有序推进,已有14家企业表达明确入驻意向。

该项目建设发展的背后,是改革效应的不断释放。改革后的国企,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高强度发挥融资功能、高效能服务乡村振兴。

一年来,区属国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关联、成链、集群发展,紧紧围绕城市建设、产业转型、民生实事等重点项目,以股权投资等方式,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年初,由区国投集团投资的牲畜定点屠宰场项目正式投产运营,填补秀屿区食品产业链空白,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放心肉和安全肉。该项目位于秀屿区东峤镇前沁村,按国家标准规划建设生产区、非生产区及相关配套设施等,是秀屿区实现牲畜集中屠宰、保障肉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助力“肉篮子”保供稳价。目前,该屠宰场可日屠宰生猪800—1000头、牛30头、羊200头。

改革后的国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支撑、战略引导和民生保障作用不断增强。数据显示,四大集团资产总额从2022年底的269亿元增长至2024年底的350亿元,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176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支能力进一步提升;区国投集团、区领秀集团分别通过2A+信用评级、2A信用评级,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结合财政系统“六个专题”工作,秀屿区持续推进闲置资产盘活工作,充分挖掘国有资源资产使用效益,不断唤醒“沉睡资源”。通过制定企业国有资产处置方案,采取拍卖转让、公开出租等方式,分类型分批次盘活国有资产,增加经营收益。去年,完成珠宝交易中心一期拍卖出售13间,总成交金额1951.85万元;完成剩余安置房拍卖面积达8089平方米,成交金额4184万元;完成土石方拍卖收入1580万元,国有资产出租18宗,年租金895万元。这些盘活成效的取得,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船到中流浪更急,深水行舟不松篙。今天的秀屿国企奋进的脚步愈发铿锵,拼搏的精神更加昂扬。

发展无止境,改革不停步。下一步,秀屿区将持续以深化国企改革为动力,围绕区域经济、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经营效益,为推动秀屿“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秀屿要闻
产业经济
乡镇、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