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之花朵朵开——月塘镇同创清洁美丽家园
2022-06-09 09:17:58 郭天泉 许建家 来源:  责任编辑:何雨晴  

今年以来,月塘镇注重城区协调发展与同心共创美丽家园,结合实际,抓宣传、塑亮点、树载体、推评选、强整治、建阵地,多措并举,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该镇始终将文明创建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的重要位置,成立创建工作指挥部,发动

200多名干部、志愿者,下沉一线,定岗、定人、定责,多措并举,明确目标,抓好落实,处处绽放着文明创建之花。

抓宣传,积极营造氛围。全方位做好宣传,在利用村村响、移动喇叭、LED等方式宣传创城的基础上,结合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开展各类专题志愿活动,全镇各中小学积极响应,开展“文明城市中的小志愿者”等多场主题志愿活动。目前已经举办活动120场,吸纳300多名镇、村干部、志愿者参加,让群众成为文明创建的主力军。

塑亮点,打造综合便民服务综合体。月塘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1个,共有注册志愿者3605人,下设志愿者队伍11支,计时服务长达1707小时,目前,以点带面,辐射全镇各村,已开展190个志愿者活动,惠及群众1万多人,并依托秀屿志愿者公众号,进行线上点单、接单、派单、评单的四单模式,对于不会用手机的群众,提供纸质的四单服务,兼具满足群众志愿服务需求与生活需求功能。

同时,开设了便民窗口,为群众提供代购、代管、代护等多形式居家养老服务,与市振兴乡村集团开发的“壶兰乡村”平台线下服务站点,该平台能够发布月塘镇闲置土地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促进乡村闲置土地流转。借助多机构合一的优势,与莆田农商银行合作,在脱贫攻坚、普惠金融、农村电商等多个领域展开务实合作,强化三农功能,推进实现互利共赢。

树载体,强化三堂蜕变文明殿堂模式。利用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有条件的庙堂、教堂、祠堂,积极推进“三堂”变“文明殿堂”落地生根,提升服务群众的效用。依托崇福寺革命纪念馆,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传承和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增添新动力;建成妈祖文化公园,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进一步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力;在教堂四周布置弘扬美德的标语、公益广告,将教堂打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阵地;依托南通殿,建设前康村康尚书家风传承馆,大力弘扬康尚书文化。

图片

推评选,提升文明创建水平。各村每月通过“村民说事会”开展“身边好人”评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重加强群众素质培养,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建设口袋公园、增设花坛、种植绿化带,通过墙体补齐、立面粉刷彩绘等方法,让村容美起来;每月集中组织11个村居主干进行互比、互看、互评,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让氛围热起来。目前,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在新文路沿线村建设路边花坛围挡,在各村建成绿化花坛49座,新增公益广告120余处。因地制宜,建成砺山村农业彩绘、前康村红色彩绘等,各村墙面彩绘3.15公里。在集镇区、主干道划定停车位800多个。在前康、霞塘、月埔建成口袋公园3个、绿化步道1条、修补坑洼路面50处、开展互评活动2次,全面提升月塘镇文明形象。

图片

强整治,完善镇区管理。全镇机关干部分成11个小组下村盯点包保,一线值守,在全镇划分22个片区,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各村成立志愿服务队,党员干部带头,每星期定期组织开展对社区、公共场所、卫生死角的垃圾杂物进行“大清洁”“大扫除”,并结合开展“美丽村庄”“美丽庭院”活动,加强改水改厕等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全镇11个村出动挖掘机等大型机器对违规占道经营及时执法拆除,开展清障、清垃圾、清沟道、清野广告,整治裸房、裸墙,让环境净起来;尤其是在新文路、沁桥路及实践所、站周边联合清洁公司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明显。

图片

建阵地,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以党建引领,夯基惠民,点“亮”文明创建,充分发挥全镇1个实践所、11个实践站作用,积极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做到逢节有汇演,周末有活动;加强图书室、文艺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实了图书、象棋、乒乓球、台球等文体用品,配备了电脑、书橱、台球桌、乒乓球桌,扩大基层精神文明的宣传阵地;常态化开展“送法下乡”“文明新风进万家”等活动,带动并提升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并坚持政府社会互动模式的探索,在镇、村(社区)两级,设置文明实践基金,吸引热心企业参与文明实践,捐赠公益资金,用在疫情防控、修桥铺路、奖教奖学、扶贫助困等公益事业上。2022年春节期间,全镇文明实践基金支出教育资金达1030多万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目前,该镇全体干群正积极践行文明创建的参与者、文明新风的传播者,全镇已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创建浓厚氛围。

秀屿要闻
产业经济
乡镇、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