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绿色生态福利——秀屿区“六清六化六方”攻坚解难题
2021-11-25 08:32:22 黄凌燕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林思宇  

“攻坚两个月、奋战六十天”激战正酣,地处高铁新城主战场的秀屿区积极贯彻落实市第1号河长令,大力推进“六清六化六方”攻坚行动。

图为土海湿地公园保护开发释放生态红利,成为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 本报记者 林罗晓 摄

11月20日,正值周末,秀屿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河长郑松青带队开展“河长日”河长巡河活动。

“当前,秀屿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攻坚两个月、奋战六十天’目标任务,按照‘六清六化六方’相关要求,制定了69项措施,开展9个专项行动,实施6个重点工程项目,出台2个社会化管护机制,明确挂钩领导、牵头单位、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全面推动市第1号河长令落地见效。”郑松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木兰溪流域涉及秀屿“一湖四河”,即土海水域、坝边河、顶社河、笏石溪、岭美溪。全区共有122条河道,其中区级河道5条、镇级河道20条、村级河道97条,总长445公里。有区级河长5名,镇(村)级河长68名,河道专管员132名,并在全省率先创立“乡愁河长”。

目前,秀屿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列入全国首批试点县名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常态。郑松青表示,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此次攻坚行动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推进木兰溪流域秀屿片区水系综合整治PPP工程、秀屿区河道综合整治(一期)EPC工程、秀屿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实施,消除城区黑臭水体,完成2个污水“零直排”示范村建设,建设土海、笏石溪等2条幸福河湖示范点,完善土海湖长制、东庄镇“乡愁河长”等机制,推进河湖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打造河湖保洁区镇一体化样本,推动河道水清、岸绿、生态美。

漫步土海湿地公园,湖面碧波荡漾,鹭鸟飞翔。步道座椅上,从市区赶来游玩的老人周清水和伙伴在休憩观景。“我们几个老人,每周末结伴游览一个公园。这是第一次来土海,没想到‘界外’也有这么美的地方。”老人们赞叹。

“土海开凿于唐代,由木兰溪支流扩建而成,是莆田南洋水系组成部分,横跨荔城区和秀屿区,也是笏石中心区排涝调洪区。”秀屿区河长办副主任黄清明介绍,该区高度重视土海湿地保护和开发,实施治水、植绿、慢行、康养、休闲等5大提升工程,做优土海湿地城市“绿肺”。

今年土海列入幸福河湖建设,此次“六清六化六方”攻坚行动,将推进土海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及土海湿地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针对土海水系径流量不足的问题,实施再生水生态补水方案。主要是将汇入土海主湖区的5条河流沿岸及土海水系周边污水,通过截流方式引入地埋式循环水处理设施,达到地表水IV类水标准后,进入土海水系进行生态补水。”黄清明说,土海水系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包括坝边河、顶社河的综合整治。

一条河的水清岸绿,离不开“清水活水”体系。顶社河是土海流域的汇水支流,因源头无水,河道流动性差、淤积严重,成为被挂牌督办的黑臭水体。结合“六清六化六方”攻坚行动,秀屿区推进顶社河综合治理,如今实现河畅、水清,沿河还进行绿化、铺设步道。

“以前一潭死水,发出恶臭。现在水流动了,河面变宽了,空气也清新了,出门就能看到白鹭在河面飞翔。”临河而居的79岁老人陈文贵深切感受到这方“绿色福利”。

“我们采用负压技术,收集河道污水统一处理,并进行河床清淤。此外,提升河岸绿化,修建了步道,目前工人在砌筑河岸护栏,工程进入收尾。”木兰溪流域秀屿片区水系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经理丁富宏介绍,为解决河道缺水问题,他们通过超磁技术,将土海的水运送到顶社河上游,使原来干枯河流水源不断。

生活污水收集难、处理效果差是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环境治理面临的难题。在“六清六化六方”攻坚行动工作任务分解表中,秀屿区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破解农村问题,建设村庄污水零直排示范点,攻坚农村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处置等。

在埭头镇湖东村,围挡的村道里,路面挖开,正铺设管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施工人员说,该村计划铺设7.3公里管道,预计年底前全部完工。

“过去村里污水排放,没有统一收集、雨污混流,还出现违规排放。我们结合河长制,实施整治项目,收集1.5万户村民的生活污水。”埭头镇党委副书记、镇河长林正峰说,该镇有15个行政村列入污水管网建设范围,市第1号河长令发出后,该镇把“六清”行动的“河上清污”作为重中之重,全速推进污水管网建设,预计明年9月前建成投用。

记者了解到,秀屿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工程共涉及7个镇,148个行政村。项目完工后,将实现对农村污水应收尽收,对违规排放截口应截尽截,农村污水实现集中无害化处理。

贯彻落实市第1号河长令,秀屿各级河湖长作为治河管河第一责任人,发挥“领头雁”作用,充当好“施工队长”。

提及河道治理,笏石镇镇长、镇河长黄金喜说,该镇设立“专班+人工+机械”工作法,联动公、检、法、住建、水利、河长办及镇、村八方联动,对网箱养殖、占用河道等进行综合执法,全力推进河上清污、河岸清乱、河面清洁、河中清乱、河底清淤。

聚焦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东庄镇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推进“水美乡村”建设,严抓清淤、清障、清污染源治理。该镇组建15人的“乡愁河长”队伍,在“乡愁总河长”詹金炉带动下,各村聘请河道义务监督员,参与监督群众乱排、乱倒、乱占等不文明行为。本月初,詹金炉获得全省十大“最美民间河长”称号。践行“六清六化六方”攻坚行动,东庄镇将继续结合“水美乡村”建设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发挥河长巡河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对河道清理保洁,助力乡村振兴。

落实河长制,以项目促治根,秀屿区将写好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三篇文章,建设美丽、健康、幸福河湖,在跨溪南进建设高铁新城中,迈向现代化滨海城市先行区。

秀屿要闻
产业经济
乡镇、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17002539号-1
  • 莆田市秀屿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秀屿区机关大院内
  • 邮政编码:351146 联系电话:0594—5855099
  • 投稿邮箱:xybdz2014@163.com
  • 举报电话:0594—5855099 举报邮箱:xyqrmt603@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莆田市秀屿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