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行政服务中心在设立投资项目综合受理窗口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率。在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窗口创新推行“企业之家”服务理念。在全市率先推出海渔事项“海陆联动、岛内就办”改革,方便海岛企业、渔民办事。 作为服务群众的平台,今年以来,秀屿区行政服务中心按照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部署,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在抓紧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加大改革创新,深入实施政务服务“一窗、一网、一门、一次、一站”改革,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让企业和群众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 一窗受理 提高效率 前不久,莆田宏凌万穗置业有限公司来到秀屿区行政服务中心,为区工改办送上一面“情系企业鼎力相助 精准服务担当作为”的锦旗,感谢该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急企业之所急,帮助破解铜锣湾·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二次装修消防审验难题,保障重点项目快速推进。 铜锣湾·万达广场为秀屿区重点项目,是秀屿区第一个大型城市综合体。区工改办主动提前对接项目各责任主体,按照“减少手续、压缩时间、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优化服务”的原则,提出“最速方案”,帮助企业大大缩短审批流程,得到建设单位的赞誉。 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审批效率尤为关键。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存在的要件多、流程繁、效率低等问题,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心采用全市统一的审批流程、数据平台、审批体系及监管方式,从立项到竣工验收以及水、电、气、通信等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全过程,推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通过“并联审批”“多评合一”“多测合一”“联合踏勘”“联合验收”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率。 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黄飞鹏介绍,对于重点投资项目,中心开启“绿色通道”先行收件、容缺预审,根据项目业主申请组织相关审批部门开启会商联审,指导项目业主与审批部门无缝对接,解决审批过程中出现的互为掣肘、互不让路等问题,提高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此外,秀屿区还组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帮帮团”,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让项目业主少走弯路,全力服务项目“开门红”。截至目前,秀屿区审批服务“帮帮团”共组织上门服务26次,帮办导办代办市、区两级项目30多个,助力项目审批提速;全区工改系统总办件量1395件,办结1368件,并联率98.31%;实施告知承诺制项目126个,“多评合一”21宗,“联合踏勘”27宗,“联合验收”9件,“多规合一”“多测合一”“联合审图”实施率100%。 压缩时限 全程即办 3月26日,经提前预约,秀屿区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产权人来到区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窗口递交申请登记资料,不到1个小时,便领到6本不动产权证,对窗口的快捷服务表示赞赏。 图为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窗口快速办理涉企业务。 “通过‘点断式’审批,我们对所有涉企业务实行全程即办。”区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业务负责人林震表示,原先3个工作日的首次登记业务,通过权籍调查前置,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即办。原来1个工作日的企业抵押办理,通过线上线下,实现一趟不用跑的即时办理,企业也可选择在窗口办理,快速即办、立等可取。 压缩时限、全程即办,这是秀屿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今年以来,秀屿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营造“亲商爱商,护商安商”良好氛围,在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窗口创新推行“企业之家”服务理念,为企业打开高速办理通道,所有涉企业务办理立等可取,做到全方位、全事项的即时办理,增强落户企业的安家感和归属感。 在区行政服务中心的牵头下,区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通过部门联动、靠前服务、简化流程、信息共享,实现涉企业务全程即办和“交地即交证”“验登合一”的常态化办理。 据介绍,“交地即交证”模式是由区行政服务中心组织区自然资源、税务等部门提前介入,不动产登记权籍调查前置,提前受理收集办证相关材料及信息,对权属无异议、原土地权利证书已注销、界址清楚、面积准确、土地出让金或划拨手续齐全及相关税费缴纳到位的当天同步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颁发不动产权证。“验登合一”模式,则是指企业可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同步申请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在拿到质量竣工验收备案的当天就能同时领到不动产权证。不动产登记与住建竣备窗口联通互动,容缺质量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提前预收件,齐头并进,无缝对接,实现“验登合一”的业务办理常态化。对符合不动产首次登记条件的,出具质量竣工验收备案的当天即可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 从去年的实践看,区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共办理7宗“交地即交证”,7宗“验登合一”,共办结292宗的涉企业务,均全程即办。 窗口前移 优化服务 3月中旬,区行政服务中心联合审改办、自然资源局出台文件,明确在南日镇开展宅基地使用权有关业务受理权限前移及部分业务下沉,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便民化改革。 根据规定,区行政服务中心在南日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宅基地使用权有关业务受理服务专窗,负责岛民业务咨询、受理申请、材料初审、推送复审、收费发证等工作。窗口专职工作人员将申请材料整理录入不动产登记系统进行初审,并通过该系统推送业务数据。区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通过线上复审及登簿,最后由镇便民服务中心在线上审批后直接出证,交由申请人。 窗口前移,群众足不出岛就能实现宅基地使用权有关事项办结,大大方便南日岛民,也进一步激发岛民办理宅基地使用权有关业务的积极性,保障权益,避免纠纷。 这也是秀屿区为群众推出的又一项政务实事。早在去年9月,区行政服务中心就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全市率先推出海渔事项“海陆联动、岛内就办”改革,最大程度方便海岛企业、渔民办事。 黄飞鹏介绍,区行政服务中心成立渔民事项下沉工作专班,牵头并承接区、市海渔两级事项下沉工作。在不改变原有办理事权的基础上,通过“受审分离”模式,化解事项办理的层级限制。目前,市区两级海洋与渔业局共梳理下沉行政审批和公共事项受理权限84个事项,其中市级60个事项、区级24个事项,均依托南日镇便民服务中心“一窗受理”服务窗口,指定专人负责。 南日为海洋渔业大镇,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代群众申办,使得一大批渔业企业、渔民摆脱繁琐程序,极大方便海岛企业、群众就近办事,节约群众进出海岛的精力物力。 便民利企促发展是行政服务中心职责所在。近年来,区行政服务中心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聚焦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高频事项、重点环节,根据区域实际梳理出19项区级“一件事”清单,设立民生类、经济类、二手房交易及企业开办等4个“一件事”套餐式业务代办专窗,由一支代办专班队伍负责,实现一站、一窗、一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去年,该专班共开展“一件事”代办近1400件。同时,持续落实70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18项“省内通办”。今年1月以来,共办理354件“跨省通办”事项,10452件全域通办(全城通办)事项。 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为使命。区行政服务中心将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探索便民利企新举措,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